“一日前?”冯宝算了算,定能如期追上。
有了确切消息,冯宝心头大定,不过他也知道,有“望远镜”存在,侦查、探路和搜索等事,绝对轻松很多。
此番出征,最新制作的“望远镜”加上原有的,共有八具之多,冯宝所部分到四具。当然,在他看来那也不是白拿的。
因为,由他亲自出图样,张猛带徒弟加上“洛阳”、“卫岗乡”两地最好的铜匠,举众人之力,历时三个多月,设计、定型、定音,最终完成“冲锋号”制作。
从小,冯宝都喜欢看战争类影视作品,每当听到“冲锋号”响起,胸口都会燃起热血,加上来到大唐,经历数次战争,总觉得隆隆战鼓声有些沉闷,而且那东西体积太大,无法随身携带,所以琢磨着复制一事。
张猛哪知道“冲锋号”是何用?精于各种器械制作的他,对于一切新鲜器具,都有很强好奇心,管它有什么用,先做出来再说。
等冯宝拿到成品,道出用途时,张猛方才意识到,或许,又是一样军国利器。
“冲锋号”吹响的时候,高亢而嘹亮!
那一刻,所有参与验证的人,都感觉到满腔热血在沸腾,无不惊叹——胜战鼓多矣!
尽管从实物到军中使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并不妨碍谢岩与冯宝二人率先采用。
在谢岩看来,“战鼓”终被历史淘汰,说明其局限性很大,“冲锋号”则不然,它承载了自己的记忆,也见证过祖国那一只无敌军队的诞生。
它,值得拥有!
考虑到日后军中推行使用绕不开“兵部”,因此,在定下“进、退、冲、集结”等“号令”时,特意交由“兵部左侍郎”高远,当然,该提的意见还是得说。
最后,大体上,与后世差不多。
只不过,事涉重大,高远最多只能默认谢、冯于自己麾下试用,全军使用,不仅需要时间和过程,还必须得皇帝下诏令方可。
冯宝才不管别人能不能用,只要自己不受影响就好。
行军操练途中,冯宝命令军卒试用,得到官兵一致好评和认可。
于是,冯宝麾下大军里,战鼓沦为摆设,“冲锋号”成唯一!
越是接近战场,越需要谨慎小心。
冯宝和刘仁实两部大军,不约而同都采用连夜行军突进,且避开道路,跋涉于山林间……
自南向北进入山道约十里地,有一片平坦山谷,是穿行整片山区唯一可供大军安营休息所在。
一万军卒、数千民夫,近两千辆各式骡马车组成的临时军寨,占据整片山谷。
黑齿常之卸甲后,领一队亲兵,在大营各处巡视一番,确定一切安好,方才回自己大帐,途经一座独立小帐时,驻足片刻,而后在帐外唤道:“洛掌柜,可安睡否?”
“不曾就寝。”说话间,帐帘掀起,洛峻从内走出道:“都督巡营归来?”
“正是,不知可否入帐叙话。”
“自无不可,都督请——”洛峻侧身让过,微微躬身行礼以待。
很快,二人入帐,席地而坐。
“往北十里,有一弯道,再向前十余里,亦有,以往数度遭袭,皆在此处。”黑齿常之停顿稍许,继续道:“一万军卒,分兵两侧,难以抵御,冯侯与大总管麾下,却不知……”
“都督请放宽心。”洛峻知黑齿常之心中无底,急忙言道:“‘羽林右卫’乃大唐最为精锐悍卒,装备军械冠绝天下;大总管麾下同样如此,贼人不来便罢,但若现身,定有来无回。”
“老夫知晓大军战力,然……路程遥远,数日内赶至,实——难以置信。”黑齿常之从开始与萧越谋划,就一直不太相信冯宝大军能够赶得上来,若不是考虑到贺兰敏之会派出军队接应,他压根儿不会亲自押送如此多粮草。
要知道,这批粮草过后,起码要半个月,才能筹集到同等数量,如果此次出现差池,前方大军少说也得挨饿十余天,此罪责,无人能够担下。
与其说信任萧越,还不如说黑齿常之看重其“冯宝弟子”身份,只有他亲自去军前面见贺兰敏之,才能够促使唐军出动。否则,接应大军定和过往一样,为“百济军卒”,人数虽众,战力堪忧,莫说击溃贼人,连护卫粮草无恙,都不一定能做到。
今,洛峻语气口吻与萧越如出一辙,无半点犹豫,显然丝毫不担心冯宝大军能够赶到一事。
此状,令黑齿常之心中不无感慨:“怎样的大军?能让一介商贾信心百倍,毫不怀疑?”
毕竟,在黑齿常之眼里,洛峻、萧越,皆不通军事。
信心,从何而来?
一切,唯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