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如果对方还有支援的话,恐怕十万大军都能耗死在这里。
毕竟,在狭窄的山路上战斗,真正能够作战的只有最前方的数百人。
这种添油打法从来是兵家大忌。
李成桂已经感觉到自己犹如掉入蛛网中的昆虫,被彻底限制在了这群山之中。
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对于这次战役,徐达早在数月以前已有准备。
他联络当地义军,在山区秘密修建了长达百里的石墙,将山谷分割成多个区域。
这一次徐达统率的士兵虽然总数只有八万,但经过他精心调配,由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几员大将率领,互相之间可以及时支援。
他们依靠特定的地形与精妙的布局,竟然围住了整整十万棒子国大军。
这个战略并非徐达一人布局,整个朱元璋集团都参与了布局谋划。
徐达、常遇春、刘伯温这些军事与谋略大师的配合,才形成了这一恢宏布局。
他们各展所长,共同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贡献力量。
棒子国大军被包围之后,军心渐乱。
常遇春趁机率领精锐杀出,迅速占领了山谷中一处高地。
这处高地险峻异常,易守难攻。
常遇春硬生生从中间把棒子国大军分为了两段,使得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棒子国大军被分割包围后,陷入了困境。
常遇春踞守的险峻高地也难以攻下,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
徐达见状,对副将说道。
“传令下去,控制好水源,一滴水都不留给敌人!我们要让他们陷入绝境。”
李成桂绝望地发现,棒子国士兵所控制的地方,竟然没有一处水源。
此时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常遇春要不惜代价地攻下那处高地。
原来,在这座高地上,恰恰有一处水源。
这是他们生存的关键所在。
常遇春占领这处水源之后,在水源上游下毒。
不少干渴难忍的棒子国士兵都被毒死,军中一片恐慌。
水才是大军的命脉,随军带领的食物虽然不少,但却不可能带太多的水。
被围困五天之后,棒子大军中已经饮用水严重不足,士兵们口干舌燥,士气低落。
夜幕降临,棒子国大军已经疲惫不堪。
他们蜷缩在山谷中,忍受着饥饿和口渴的折磨。
李成桂试图组织突围,但每次都被汉军击退,反而损兵折将,伤亡不少。
“求援的士兵有没有冲出去?”
李成桂已经对独自突围不抱任何幻想,他唯有指望援军能够来拯救他们。
副将沉重地摇头,声音低沉地说道。
“没有,汉军防范极为严密,消息根本送不出去。”
李成桂只觉心头冰凉,一股绝望之情涌上心头。
十万大军被围困于此,恐怕只有等下一波运粮队行进至此,发现道路被阻,才会有所发觉。
但那时,他们恐怕早已渴死、饿死在这片山谷之中了。
另一边,丰臣秀吉亲自率领着十五万大军袭向伍兴汉军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