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358公斤,产量不减反增,稻香鱼这事值得推广。”
“可以在其他大队也搞个试点。”
听云长山说小麦收割后还能种植一茬水稻,朱书记眼睛都亮了,放下碗筷就往地里去。
云长山边走边介绍,“这是小妹他们的自留地,六月六号收的小麦,直接引水、翻地、插秧,再有一个月就能收割。”
朱书记弯腰去看稻穗,他也是种地的老把式,一看稻穗就知道,只要没有天灾虫害或是人祸,绝对能丰收。
他拊掌大笑:“麦田种稻子,馒头就米饭,旱水双栖,这‘两掺’我看中。”
伴随着丰收而来的,还有恢复高考的喜讯。知青点的知青都乐疯了,大家激动地互相拥抱、欢呼。
失去招工名额后,一直颓丧的吕潼,听着广播里反复重复的通知,先是一愣,旋即猛地扔下铁锹,往小清河的方向跑。
其他知青也不傻,想高考,就需要复习资料。
放眼整个小乔村,不,整个公社,甚至县城,还有谁比宋谨更有门路。
此时,云汀兰家也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
“大哥这是出公差?”云汀兰瞥眼吉普车内的人,他们的衣衫看起来并不鲜亮,眼底神色却格外亢奋。
若她猜的没错,该是评返的老同志。
宋瑀点头,“顺便接你们回京”见云汀兰迟疑,他笑道,“手续的事情,你们不用管,会有人帮着办理,人先回来,带几件随身衣物,其他的咱们再置办。”
林书芳也从屋里走出来,她说:“你和小瑾尽管走,家里有我们照顾呢,你达过几天就该回来了,缺什么你来电话,我们给你送过去。”她当然也舍不得闺女,但闺女的前程更重要。
再说了,他们在京城也是有房产的人,随时可以去住嘛。
她嫂子现在可热情了,上次见到她还笑盈盈地说,我娘家兄弟是铁路系统的列车长,搭火车就是写个条子的事,有事尽管支一声。
“那就走吧。”宋今寒从不远处的自留地出来,知道她的顾虑,无非是担心与栓嫂宝生离得远了,有什么变故鞭长莫及。
他附耳低语,云汀兰这才细细打量那对老夫妻。别说,只看轮廓,那位老者与郭志成确实有五分相似。
算年龄,这位郭先生应该也就五十开外,和宋大伯一样的年纪,却满头银发,仿佛差了一轮。
宋瑀错愕的看着自家弟弟,裤管挽到膝盖之上,腿上脚上都是淤泥,这朴实的老农民样,要不是脸还是那张脸,他差点认不出来。
这还是他那娇生惯养的九弟吗?老太太知道了能哭死。
其实没什么好收拾的,重要的东西都在空间,真就只收拾几套应季的衣物和随身物品,外加一个药箱。
毕竟对外的说法是,有位老同志身体虚弱,需要她随行。
他们这边前脚走,后脚吕潼他们就跑了过来,看着远去的吉普车,吕潼心里又乱又羡慕,急急地问林书芳,“林姨,宋谨他们这就走了?”
“啥走了,没有的事,就是那边有个急诊患者需要小妹过去帮忙。”林书芳心里明白,这事不宜宣扬,一个不好要出乱子。
她岔开话题,“你们是来借复习资料的吧,我去给你们拿,小瑾他们早就备好了,这是一整套数理化丛书,这是初中和高中的课本。”
知青们顿时没心情管其他了,走不走的,他们又没门路,真闹事惹恼了支书,遭殃的还是他们自己。
人家到时就卡着你不让转走,擎等着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