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中。
李世民端坐上位。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分坐左右下首。
今日本是休沐,将这二人叫进宫来,是为了商议民部尚书和中书令空缺一事。
岑文本病重期间,中书省的事都由马周代为处置,在小一年的时间里,马周行事果决,将中书省打理的井井有条,虽然他入仕的年限较短,资历比不上许多老人,但毕竟能力在那摆着,况且,李世民本就将马周作为岑文本的接任者来培养,所以现在由他接任中书令一职,正式成为大唐的宰相,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没意见。
可在民部尚书上,二人却是有着分歧,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各提出了一个人选,两人皆都觉得自个提议的人更加适合民部,所以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世民也正暗自衡量着,马上就要到秋收征税的时候了,民部职责关系重大,这个位置可不能马虎。
“陛下。”
刚刚出去的张阿难,仍是站在李世民身旁一侧,他用手遮住嘴,在皇帝的耳边一番低语。
李世民抬眸轻扫了眼房玄龄,随后也有了决断道:“朕看高士廉最为适合,就让他去民部吧。”
房玄龄立马应诺。
他应的如此之快,自是因为高士廉是他所提名。
长孙无忌心里有些不快,可李世民既然已经下了决定,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从两仪殿出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前一后,慢慢悠悠的向着宫外去。
历史上,自贞观二十年开始,大唐的朝局之所以动荡不断,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权力斗争有很大的干系,后来长孙无忌收拾房遗爱,也有着报复的因素。
这两人的关系一直都不算好,二人同为尚书省左右仆射,在地位上并没有高低之分。
官场之中,最怕的就是没有高低之分,没有高低,就没有统属,没有统属,自是都想自个说的算。
两人共管天下事,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各自有各自的门生故吏,谁都想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谁都想让自己的人上来,那么自然,这矛盾就少不了。
随着日积月累,这矛盾就一点点累积成了政治分歧,再加上李世民在背后推波助澜,至贞观十九年的这个秋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争斗,隐隐已经开始摆到了明面上。
虽然前不久,长孙无忌还给李治出主意,让太子妃王氏动用娘家关系,去拉拢房玄龄,但一码归一码,拉拢房玄龄是李治的事,并不代表长孙无忌就要为此牺牲自个的利益,这就是政治的复杂性。
此次关于民部尚书一事,就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争斗的开端,这次,皇帝暂时站在了房玄龄的一边,这不是个好兆头。
长孙无忌边走边思索着,他的神情有些凝重,而反观房玄龄,则脚下轻快如风,看着心情当是不错。
到了宫门口,两人虚与委蛇的拱拱手,随后各自上了马车,向着一左一右两个方向去。
回到家时,天色已晚。
房玄龄在下人的帮助下脱着官服,他的夫人房氏,在一旁絮絮叨叨的。
这时,房遗直进来。
房夫人立马给儿子施已眼色,她不断的眨着眼睛,可惜,房遗直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似这种暗示的眼色,他是一概不明白。
见的母亲挤眉弄眼的,房遗直还以为老娘是不舒服,赶忙关怀的问道:“娘,你怎么了,要不要叫大夫。”
房夫人尴尬的说了句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