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隋唐君子演义 > 第439章 杨郡丞简直就是特么的起名鬼才(一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439章 杨郡丞简直就是特么的起名鬼才(一更求订阅求推荐)(2 / 2)

逃走的三万余众,多是青壮贼兵,剩下的这四万五千余人中,妇孺就占了一半还多。

杨谦一面命人往京师传递捷报,一面让人将刘元进这位反贼头目送往东都。

对于这些战俘的处置,有了之前的自新镇为前例,接下来自然就好办了许多。

这四万五千余人中,青壮不过一万出头,杨谦很是痛快地让他们扛起了工具,在江阳城南十里处,开始兴建一座与自新镇类似的城镇。

对于杨谦的提议,一干从江都郡各地方赶来的官员真可谓是马屁如潮,赞声不绝。

“杨郡丞这招实在是高,还好您有先见之明,先在江阳城北设立了一座自新镇。”

“有了这样的范例,此番的战俘的安置,就方便太多,而且还能够让那些自新镇的百姓过来现身说法。”

“不过这新设之村镇,也应该有个名字为好,之前的那个村镇,被命名为自新镇,唔……虽然不能朗朗上口,但也颇有寓意。”

“有道理,不知此番,杨郡丞欲为这个新村镇起何名字?”

看到一干官员投来的目光,杨谦砸了砸嘴张口欲言,就看到了身边站着的长孙无忌向自己连连摇头。

早就已经胸有成竹,不对,是早就已经在建立自新镇时,就已经准备好了几二个乡镇名字的杨谦一拍案几。

“既然第一个镇子叫自新镇,那么这个镇子,就叫悔过镇如何?”

“……”一干官员目瞪口呆地看着杨谦这位才华过人,学识渊博的郡丞大人。

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起名能力如此的弱鸡,简直就是特么的起名鬼才,可以用不堪入耳来形容。

悔过自新,要是下次再抓点战俘来,建设一个新镇子那该叫啥?是叫过自镇,还是叫悔过自镇,要么叫悔新镇?

“郡丞,这样的名字,是不是太,太突兀了点?总觉得与咱们江都郡的整体风格不符合。”

“之前的自新镇倒还让人觉得挺好,可这悔过镇,怎么都让人觉得不顺耳……”

杨谦大手一挥,一脸的不容置疑。

“正是因为不顺耳,这才会让人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之前,本官请陛下所书的自新镇牌匾已经运抵江都郡,而起名为悔过镇的折子,本官也已经上奏,此事不必再言。”

“……”

长孙无忌看着杨谦那张丰神俊逸偏又一副铁面无私的脸,一脸绝望地仰头看天。

这么丑陋这么渣的命名,亏得你敢上奏天子,而杨广这位大隋天子居然也跟着你一块瞎闹,也真是够了。

这场会议尚未结束,从厅外匆匆地闯将进来一人,拜倒在地。带来了一个令在场的一干江都郡官员觉得意外,但又不是十分意外的消息。

江都留守,大隋工部尚书宇文恺终究没能熬过去,在病榻之上,足足煎熬了两个来月,终于过世了……

而在这期间,哪怕是病得必须卧床休息,但他还是躺在马车里边,到了江都宫与扬子宫都去巡视了一遍。

给出了修缮意见,而现如今,两处行宫的修缮工作沿未完成,这位隋朝有名的著名建筑大师,已然闭上了双眼。

杨谦所能做的,就是赶紧给天子上表,一面亲自登门慰问,安抚他随行而来的家小。

而这个时候,德叔从东都赶来,带来了一封厚厚的家书。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次品手机的打赏,还有亲爱的书友们的投票和订阅支持,爱你们么么哒。

最新小说: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 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 狂魔战神杨再兴 明末之我若为王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 戏说嬴政 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 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 唐刀陌刀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 大明唯一仙:我是朱元璋老祖宗!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清泉明月 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 少年铁血战神 行善天下 三国:白毦陈到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 我在北魏的铁血生涯 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大明最强皇太子 我乃边军一小卒 大宋潜火队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 日月悬空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秦末:打猎养家,我替汉高祖斩白蛇 逍遥小王爷 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