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到县份上工作,特别是来到乡镇烟叶收购站工作,祁景焘就没遇到不喝酒的饭局,可以说是不喝酒就不是饭局。
他现在非常习惯到县份和乡镇的工作模式,已经入乡随俗成为老乡镇了。来到烟叶收购站点,干完该干的本职工作,下班吃饭时间就客随主便。来到主人安排的地方,各种熟悉的、不熟悉的;老朋友、新认识的人坐在一起大吃大喝。相互之间的称呼都非常随意,非常自在。反正能坐在这些地方吃饭喝酒的人,也没什么真正的高级干部和大领导。干了一天活计,酒桌上大家吹牛聊天图得就是个轻松自在。这里所说的话都是酒话,都是瞎聊神侃,没人去计较,去真当回事。
滇中县份上烟草公司这些职工大多数是当地人,爱喝酒,能喝酒的人多去了。现在,祁景焘来到县份上也不矫情,工作之余,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别给大家找不痛快。
再说了,这些基层普通工作人员,他们带客人所吃的饭菜都是当地能有的饭菜,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无非是当地有名气一些的特色菜式而已。他们在这些地方所喝的酒水,基本上都是当地企业生产的白酒或者当地自酿白酒,也不是什么高档值钱的酒水,喝死人也喝不了多少钱。
如同今晚祁景焘他们这样的饭局,十来个人饿的前心贴后背的过来吃顿饭,喝顿酒。他们这一桌酒席吃下来,还不及大都市某些领导一杯酒水值钱。
祁景焘参与这样的公款吃喝真没什么负罪感,不会看着大厅里面那些滞留在集镇上的烟农吃简单的饭菜,就矫情地觉得自己腐败了,该受到谴责了。他心安理得的很,别看他们饭桌上的菜式丰富,林林总总有十来个菜式。这桌酒席的价值平摊到他们十人头上,人均分摊到的餐费和大厅里面那些烟农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少。
他们在包间里特配的大圆桌喝酒吃肉,大厅里面摆放的是四方矮桌,配上草墩,非常有地方特色。这个时间点依旧坐满吃饭喝酒的各色客人。大厅里面那些客人的菜式就非常简单了,大多一两个菜,大碗酒开吃开喝。那些人数多的餐桌上大盆肉摆上桌,人少的用大碗盛放。菜式倒是差不多,不是清汤羊肉,就是红烧羊肉。当然,少不了这家餐馆非常有名的羊杂汤。
包厢内外都吃的开开心心,偶尔还有自认为熟悉的、真熟悉的人端着酒杯酒碗起来串席,相互敬杯酒,吃几口菜,说笑几句,不分彼此身份差异,一派其乐融融的夜饮图。
在完成信息中心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祁景焘见缝插针穿插到其他业务组当中下县份、跑烟点的日子平凡又充满乐趣,也非常考验祁景焘的业务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滇中市管辖有字资料,给石磊他们参考,公私两便。
他本人从事的是所谓的高科技行业,本职工作是目前高大上的计算机程序员。如果不是分管烟草公司这块业务,他真没那么多时间和机会深入到乡镇走走看看。
老人家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在果园经营上就被老爸好好教育过几次,对依靠山村供应货源的滇中高原农贸公司,还有现在正处于建设期的食品加工基地,他更是不敢随便指手画脚。
虽然,滇中高原农贸公司有石磊和张静蕾,滇中食品公司有苏雪渊。但是,他毕竟在里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他才是大股东,还是具有相应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不知不觉中,祁景焘在他的私人领域里面也是大人物了,他说出的话,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两家公司的决策层都会引起重视。
而他的人生履历实在太苍白,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工作仅仅三年,还是与冷冰冰的计算机打交道。万幸的是,他在老祁的帮助下,他有了几个小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把钱当作王八蛋,给予别人较高的人生的同时,他自己也得到了许多他能力之外的好处。一不小心,他也是一位别人心目中有影响力的大人物了。
子曾经曰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连人家圣人在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时都认为,人生阅历是一个积累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十而立,指的并非你物质而立,而是,你是否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你的精神是否独立!在这个鱼龙混杂,纷繁复杂的世界,你是否有自己正确的坚持!当别人为名为利追逐,迷失了本心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守住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本真!是否还辨的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好,什么是坏!是否能把握自己的原则让自己的心不因外物而动摇!是否能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公和困苦!如果可以,那才算你三十而立!
祁景焘在滇中高原农贸公司和粮仓河果园里已经吃过苦头,为了不瞎指挥,乱发言,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他还是需要丰富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嘀。
书,可以自己找来读,反正他也算是会翻书的人了。可是,人生的阅历和经验的积累都需要时间和对社会的深入接触和了解才能获得。也就是说,没有深厚家庭背景和社会人脉的他,还处于成长期。
重活不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