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034章 平乱

第1034章 平乱(2 / 2)

白养只会养出懒汉。

所谓搂草打兔子两不误,打完了土豪,下一步自然就是要分田地。

到时候不管是开沟渠兴修水利以待来年,还是筑田埂为分田地作准备,这些工作量都不小。

除了在最冷的时候无法劳作,这些难民在其余时间肯定是要付出劳动,才能拿到口粮。

以工代赈,可算得上是治理流民和难民的一剂良方。

“招安令呢?有多少乱民响应?”

既然是暴乱,不管是有组织还是自发的暴乱,期间定然会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野心家混水摸鱼。

有组织的暴乱已经开始平息,但自发的暴乱,可不是说停就停的。

“附近的小股乱民得知君侯打算重新分田地,皆是半信半疑,不过已经有头目派人过来,商量收编事宜。”

冯刺史点点头:

“只要他们肯谈,那就是好事。不管他们是不敢与我们作对,还是真心想要归降,只要过来了,就不怕掀起什么风浪。”

不是冯刺史看不起这些乱民,而是就组织力而言,凉州不敢说,但南乡和越巂组织起来的娘子军,怕都要比他们强。

特别是南乡,娘子军在战时帮助协调运输,维护秩序,维持工坊运作等方面,是有不小功劳的。

数千乃于数百流民,打散混入数十万已经接受习惯管理的难民,就算是有人心里不服,那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跟着大军有口粮,虽然不能吃饱,但至少不用饿死。

最重要的是,只要编入户籍,以后就能分到田地——只要十税一的田地!

这也是为什么冯刺史在河东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的时候,就着急开始准备分田地的原因。

因为这样可以让难民看到希望。

就算真正开始可能要等到明年开春,但只要让他们看到这个希望,他们也愿意等下去。

而不是轻易受人蛊惑,躁动作乱啥的。

而这一份信任,又是以汉军在庇护他们的同时,还给他们分出口粮的举动赢来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总来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每个朝代前几十年的决策者,他们的行事风格,都会对国家的将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就算是同是大汉,前汉与后汉,给人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

高祖皇帝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后面几位皇帝又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乡里制度,让前汉对基层的控制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前汉才能拥有那么强大的军事实力,给后世两千年划出一个国土基本范围。

如果说前汉是一个开拓者,那么后汉就更像是一个守成者。

光武皇帝在平定天下时,不但过度依赖豪强地主,而且为了攻下城池,甚至曾答应军队入城后实施抢掠。

后果就是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削弱,同时军事实力更是难以比得过前汉。

前汉把河西走廊纳入朝廷直辖范围,后汉用了百年时间,都未能平定凉州羌胡之乱。

至于到了季汉,忠义立国,已渐成根基。

忠且不说。

义者,威仪岀于己,故从我,从羊者,与善美同意。

有威仪而行善美之事,义矣!

凉州军驱贼人,除暴虐,废重税,庇百姓,给口粮,分田地,可谓义。

冯刺史位高权重,不但是军政主官,同时还领征西将军之职,出征时有假节之权,可代天子行事。

所以他眼下所做的一切,就是代表汉家天子之意。

也就是说,只要大汉能真正收复河东,河东百姓就能盼来好日子——至少是比以前过的日子要好得多。

除非汉家天子不要脸皮,出尔反尔,不怕别人戳脊梁骨骂。

(注:晋以前,使节没有区分层级,“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只有礼仪上的区别。)

这也是冯刺史不怕那些另存居心的人煽动的原因。

论起巧言令色,堂堂冯鬼王,他怕过谁?

“是,君侯说的是,我们确实不用担心那些小股流民,但远一些的地方,也有人拉拢了万数以上的乱民。”

“嗯?”冯刺史微微侧过头,看向石苞,“怎么说?他们不愿意?”

石苞点点头:“对,我们找人传了几次话,但都没有回话。”

冯刺史目光一闪:“他们背后呢?有没有人支持?”

“说不准。”

“没有回话的贼人,哪一股势力最大?”

“东垣县,那里有一股乱民,号称有十万,据县城而守。”

不得不说,石苞虽说是被称为好色薄行,但在冯永看来,还不如说是细行不足更恰当一些。

更重要的是,石苞才经世务,颇有可观。

只是东垣的乱民号称十万人……老子在整个郡的范围收拢了这么久,才收拢到四十来万人。

你这么简单就能聚集十万人?

那凉州军岂不是连乱民都不如?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城内。

“拿地图来。”

进入郡府中,冯刺史下令道。

从郡府中搜刮而来的简陋舆图很快摊地冯刺史面前。

找到了东垣县,冯刺史用手指点了点,然后划到轵关,最后重重地敲了敲:

“不管这个东垣县的乱民有没有人在背后支持,但我们就把他们当作是有。”

从轵关出来,第一个叫得上名的县,就是东垣。

时局纷乱,冯刺史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去甄别东垣县的乱民和轵关的魏贼究竟有没有关系。

在他看来,不管是拥地拥粮拥人自重的世家豪族,还是想要趁乱而起的乱民,亦或者不甘心失败,想要卷土重来的魏贼。

都是破坏他平定河东的敌人。

对待敌人,没必要手软。

“去请韩教头和刘将军进来。”

韩龙前些日子领着人潜过对岸,侦察敌情,最后带回来的消息与斥候查探相互印证。

这才让冯刺史相信司马懿确实开始退出关中。

“见过君侯。”

“拜见君侯。”

冯刺史颔首还礼,然后指着东垣对刘浑说道:

“刘将军,我分一千精骑给你,再带上一万胡骑,前往东垣,击败那里据城而守的贼人,你可有信心?”

刘浑咧嘴一笑:

“区区乱民,何用这么多兵马?”

据城又如何?

你以为守城有那么简单?

守城可是个技术活。

没有足够的组织度,没有严密的安排,让乱民守城就是个笑话。

为什么乱民最初都是四处流窜,成为流寇?

除了他们没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同时也是没有守城的本事。

匈奴小王子这些年在大汉军中学到的东西,可不是一点半点。

冯刺史看到他这般模样,笑了一下,然后又摇了摇头:

“乱民确实用不上这么多兵马,但我怕的是他们背后有魏贼支持,你还是小心一些。”

“末将明白了。”

冯刺史又看向韩龙:

“韩老,麻烦你,找人再给东垣的乱民传个话,把招安令的内容送十份过去。”

说到这里,冯刺史再看向刘浑,微微眯起眼睛:

“若是他们还不降,不用留手。”

好话说尽,机会给尽,分粮又分地,若是再不识好歹,那就真是铁了心要与大汉作对。

敌我关系,没什么好说的了。

杀掉最大的那只猴,冯刺史相信,剩下的小鸡们会知道怎么做。

听出冯君侯话里的意思,刘浑舔了舔嘴唇:“诺!”

最新小说: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重生大明1635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中国古今名人传 红楼:贾琮崛起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北宋帝国兴亡史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盛朝霸业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 三国:开局系统加霸王传承 狂魔战神杨再兴 明末之我若为王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 戏说嬴政 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 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 唐刀陌刀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 大明唯一仙:我是朱元璋老祖宗!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清泉明月 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 少年铁血战神 行善天下 三国:白毦陈到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 我在北魏的铁血生涯 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大明最强皇太子 我乃边军一小卒 大宋潜火队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 日月悬空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秦末:打猎养家,我替汉高祖斩白蛇 逍遥小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