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而我这里,哪怕是五期下来,也不过不过数干咱就干,王洋就开始构思起了第一期的报纸版面,当然,报纸的名头一定要响亮,叫啥呢?巫山日报……
肯定不能一日一报,那自己得累吐血怕是都赶不完稿,但是十日一报又太长了,所以王洋思考了良久之后,决定根据报纸的发行周期,定名为《东京候报w。
因为大宋没有周这个概念,但是在古代的农历上,称五日为一候,十日为一旬。五天一候,为与二十四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
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五日发一期报纸,称其为候报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于内容,当然就简单了,王大才子的名声岂是白来的,一开始的这五期报纸,王洋现如今是穷鬼,也没有什么钱去支付什么稿费,那他就决定自己弄。
先确定的就是首页……唔,王洋的眼珠子鬼鬼崇崇地转了半天,突然想到了古代关于报业审核制度的问题。
好罢,王洋决定把《东京候报w这四个字的书写权留给我们伟大的,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
然后自然就是内容的编排,想当年,人家金庸主是靠着一只笔养活了一份报纸。而自己难道还比不过金老湿吗?
这个时代,连载绝对是从来没有过的,更别说什么心灵鸡汤、心灵毒汤啥的,现如今的大宋文化人除了评论时政之外,平日里就是闲得蛋疼的吟风弄月,悲春伤秋。
这样不好,至少忧国忧民的王大才子很不开心,所以,他决定要做的事,自己先写,起到示范的作用,说不定未来就能够吸引很多的文学青年加入到了艺术工作的创作当中来,他们不仅仅能够借此养家糊口,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富富大宋的老出了“寂寞寒窗空守寡”的几幅下联之后,短短不到两天的功夫,便轰然在整个东京传扬了开来。
主要还是李逾那小子,头天夜里边,从父亲那里得知王洋当着自己父亲和东坡先生的面连写了好几幅下联,生生把这货给佩服得五体投地。
等到这家伙回到了太学之后,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就显摆开来,莫说是那些太学学子,就算是那位吴助教听闻了王洋的那些下联之后,当天连课都不上了,直接就请了个假闭门不出,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郁闷而无脸见人。
太学的学子们既有贫寒子弟,但也有不少的宦官子弟,于是回家之后显摆,于是,整个汴梁文化圈和许多达官贵人们都不得不再一次的感受到了这位王大才子那扑面而来的才气。
特么的这货明明都已经离开了太学了,可偏偏却总是不忘记刷存在感。特别是苏东坡那句“日后汝当可坐吾席之右”这句话,更是让汴梁的人们心中震撼不已。
要知道苏东坡现在绝对是大宋第一的文豪,当年的欧阳修在世时亦曾对年轻的苏东坡言及“后生可畏,我当避他一头之地。”
而后果然苏东坡盛名天下数十载,而今,苏东坡门下诸多学子才论俱佳,但是,却只有王洋这位年纪轻轻的才子,让苏东坡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着实让人们心里边想到的是,莫非,大宋朝又要多一位不世出的大材了吗?
特别是“寂寞寒窗空守寡”这幅绝联,这些日子以来,可是经常被人提及,为啥,还不就是因为没有人能够对得上,所以才会让那些人总是会提起。
而眼下,王洋这位出上联的人拿出来了好几个下联一搁,那绝对就是啪啪啪的把一众文学圈的优秀人材的脸都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