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不值,卖给农民当肥料的价格每吨只值不到一百文钱。
正是他的调查报告说服顺天府,同样也说了银行——每天20万人进出中都,意味着巨额的利益。
最终,银行界的推动下,张廷玉努力没有白费,中都的地下铁路工程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不过作为推动者和发明者的他,并没有成为总工程师,毕竟,他还太过年青。
但是这并不妨碍中都推动中都的地铁工程,而现在地铁一号线,实际上就是一条沿着中都的中轴线——朱雀大街自北向南延伸的地铁线路。
在人群中的彼得,看着这个年岁与自己相当的年青人,眼里充满了佩服。
“工程师阁下,请问你是怎么想到地下铁路的?”
“很简单,老鼠给我的启示。”
张廷玉得意的说,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一直研究如何把铁路引进城市,成为城区内的交通工具,但是有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那时候我甚至想过把铁路放到一个玻璃罩所保护,形成一个拱廊,这样避开拥挤的人流,可这并不现实,毕竟道路上没有宽敞的地方供我那么做,有一次,我在半夜起床上卫生间,发现墙角边有一个老鼠洞,而且一直通到墙外,有一只老鼠正在洞里跑进跑出。我的心里突然迸发出一个想法。要是火车开进城市,虽无法在地面上跑,但能不能让它转入地下行驶呢?然后,一切都很简单,在“让火车入地”是一个可行的设想后,我就开始了游说工作,似乎一切都很顺利……”
张廷玉的语气显得有些得意,他确实有足够的理由得意,尽管他否认家庭的原因,但是内心深处他很清楚,如果没有家庭的原因,他没有办法见到那些银行的高级官员,没有银行的支持,这个大胆的“狂想”,就不会成为现实。
随后张廷玉便带着这几个异国的客人到了工地之中,站在地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数百名工人正在地下挖掘着。
“你们看与普通的铁路工地不同,工人们要从地面向下挖掘一条10寻(米)宽、6寻深的大壕沟,然后用砖加固沟壁,再搭成拱形的砖顶,然后将土回填,在地面上重建道路,我们选择朱雀大街的原因是,这条街道是大明最宽的街道,它的宽度达到50寻,其中间有12寻宽的“散步道”,也就是街心的绿地,这种散步道的设计是非常有特色的,即分隔了车流,在车流量继续增加时,保证了道路的可调整空间。而这次工程,也是和街道的拓宽一同进行的。”
在张廷玉的解释中,彼得等人站在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地下正在施工的工人,在几千个工人的努力下,这条长达25里的地下铁路已经显现了雏形,继续往前走的时候,他们从一旁的运土坡道,到达了一段已经基本完工的地铁内部,置身于高52寻、宽88寻的地铁隧道中,彼得可以看到一道道光柱透过阳光照进隧道内。
“工程师阁下,那些光亮是怎么照进来的?”
看了眼这个身材高大,但却好奇心十足的俄国军人,张廷玉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