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铁骨 > 第19章 破灭(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19章 破灭(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2 / 2)

李子渊的心里冷笑道。当初围江阴的时候,张煌言他们那些文官,不都是这么说嘛,不都说着只要大军一到,江阴士民必降,可结果哪?这城中的江阴士民非但没有降,反而帮助清军守了七天的城。

“无用功?”

摇摇头,朱明忠朝着江阴看了一眼,然后双眼眯成了一条细缝。

“怎么会是无用攻,你信不信,只要咱们打进了城,那些人肯定就会反戈一击!”

“但,大人……”

李子渊看着信心满满的朱明忠说道。

“怎么才能打进城?”

就凭咱们这一千多号人?

从十几年前被为了活命从了军,十几年来,李子渊也算是身经百战,他不相信凭着这么点人马,能够打下江阴,能够打下这座坚城。

“只要想办法,天下……就没有攻不破的城!”

这句话说是是信心十足,可听在李子渊的耳朵里却变了味,他的心底只有一个念头——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人马。

别的不说,若是能给他十万大军,指不定两天还真有可能拿下来,不过也不一定,毕竟当年东虏用几十万大军,打了整整八十一日才打下这座坚城。

靠一千五百人,想打下江阴城可能吗?

“咱们挖个地道,炸他娘的!”

朱明忠想都没想,就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来,毕竟在很多小说中主角都用黑火药爆破攻城的技术,棺材加地道简直无往不利,守城方从来都是束手无策,城一爆即破。

其实这种办法在明清时早就广泛使用,李自成在开封用过,只不过因为密封没有密封好,所以未能成功,郑成功在漳州府用过,因为测量距离不准,坑道未能挖到城墙下,张献忠在cd用过,成功炸开cd城。

在明清这种火药坑道爆破轰塌城墙的攻城法叫做“放崩法”,是一种使用极为普遍的攻城法,几乎能叫得上名号的将军都曾用过。只不过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

对于“放崩法”,即便是李子渊也不陌生。

“大人,属下带你去个地方!”

李子渊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请着朱明忠去了江阴城外,为了守城,清军放火烧了整个江阴外城,整个江阴外城尽是一片废墟,不过在这废墟之中,却还有那么一些完好的宅子,来到其中的一处宅子,不等朱明忠问为什么来这,他就看到这所宅的堂屋里居然有一个两米见方的水坑。

“临川,这是?”

诧异的看着这个水坑,朱明忠反问道,不过看着屋内堆着泥堆,他似乎明白了。

“之前在这里挖过地道?”

“大人,现在不过刚进六月,正值水位正高之时,加上今年江南雨水多过往年,掘地三尺不出一个时辰,坑内就会涌上水来,掘地五尺就可见水,大人,如果一来焉能挖掘地道?”

“放崩法”在明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攻城手段,但是受地形限制太多,地下水位、护城河,在春秋时期,穴地攻城(即挖地道)这种攻城战法已经逐渐被运用于战争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最晚到明末,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爆破攻城,但是与穴地攻城一样,受限太多,所以,一口棺材炸他娘……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只能因地制宜。

这是无语第一次写明末的小说,无语会努力写出一个不一样的明末的小说,这个小说是热血的、激情的,希望大家支持。现在小说刚刚开始,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0536833一起讨论小说。欢迎报名龙套!再求推荐、收藏

最新小说: 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 少年铁血战神 行善天下 三国:白毦陈到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 我在北魏的铁血生涯 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大明最强皇太子 我乃边军一小卒 大宋潜火队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 日月悬空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秦末:打猎养家,我替汉高祖斩白蛇 逍遥小王爷 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四合院:易中海是我舅舅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 云夏的快穿之旅 医眷惊鸿:冷王暖妃 灯年 穿越之我在异世界捉鬼 全民游戏化,只有我唯一职业 百变小师姐她又苟又强 糙汉读心:七零辣妻喜吃瓜集物资 勾你时不动心,改嫁后你抢亲? 救命!土匪都开始内卷啦 噬魔之灵 现实扭曲者的变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