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胸有成竹地道:那是自然,傲晴你请好吧
你到底准备了什么宝物贺娄傲晴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十大宝物大多有主,时间也来不及啊
嘿嘿,没有宝物,咱们临时做一个不行了吗
从第二天开始,崔耕向杨崇仁要了工匠和材料来,在一处小院内叮叮当当的做起了宝物。小说
这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崔耕要的材料,都是普通的粗陋之物,跟所谓的十大宝物,哪样都不挨着啊难道,他还真有点石成金之能不成
然而,无论是谁,包括王元宝和贺娄傲晴,都不准进入小院之内。众人也只得暂时把好埋在心里。
眨眼间,第三天到了。
除了李隆基主仆郑普思父子之外,杨家庄还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正是淄州刺史薛树。
杨家庄客厅内。
见礼已毕,略微寒暄了几句后,薛树主动解释,道:郑监正非要下官来做个评判,其实下官德行浅薄,又哪配评判临淄王扶阳王和郑监正的是非了我是适逢其会,做个见证而已。
崔耕道:薛刺史不必紧张,本王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只要持平而论成。
多谢崔尚书体谅。
紧接着,杨崇仁道:现在,三方已经到齐,请各自出示聘礼吧不知谁先来
李隆基道:谁先谁后都一样,不如小王这边先来。
临淄王请。
李隆基一使眼色,有随行的卫士拿着一个箱子到来,把箱子打开,里面赫然是一个玉鞍,色呈淡黄,造型古拙。
杨崇仁面色微变,道:这便是岐王的至宝马鞍玉吗
王琚侃侃而谈,道:准确地讲,此宝叫暖玉鞍。暖玉鞍确实如传言一样,冬日放在马背之,如坐温火,实乃天下难得的宝物。
杨崇仁怪道:暖玉鞍不是岐王之宝吗怎么可能在三日内,从长安送到淄州
三日内从长安送到淄州当然不可能。不过么
怎样
临淄王和岐王兄弟情深,在临淄王前往潞州之前,他把此宝送给了临淄王。只是没想到,这场兄弟赠宝之举,竟促成了一场好姻缘。说起来,临淄王和令媛的婚事,还真颇有些天注定天作之合的意思啊
旁边的郑云听了这话不乐意了,道:哼,什么天作之合临淄王有宝物,莫非本王没有了么
啊你有什么宝物
是此物
说着话,郑云拿出一个锦盒,将盒子打开,里面赫然是一个酒杯,通体青色,其纹理乱如丝麻,其薄如纸,杯足刻有缕金字:自暖杯。
杨崇仁皱眉道:这是真正的自暖杯,还是赝品敢问郑公子是从何处得到的此宝
郑云道:当然是真的自暖杯,杨老爷子不信的话,拿酒来一验便知。至于本公子因何得到的此宝么,其实非常容易,本公子买的。
花了多少钱
两百贯
两百贯钱当然不少,但以买自暖被来说,还是价格太低了。杨崇仁道:那是旁人不识得此宝,郑公子捡漏了
郑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得意道:兄弟赠宝算什么本公子随便一买,买到了自暖杯,看来本公子和令媛才是真正的天作之合哩
杨崇仁不愿意看郑云这副小人得志的模样,看向崔耕这边道:敢问扶阳王,又有没有带来宝物呢
崔耕道:本王不如临淄王和郑公子,恰巧得到了大唐十大宝物之一。不过么,我仿制了一样宝物清凉扇。
啥清凉扇
闻听此言,众人尽皆瞠目结舌。
最吃惊的还得说是杨崇仁,他最清楚了,世界根本不存在清亮扇这种宝物。是自己为了忽悠郑普思李隆基等人,才杜撰了一个清凉扇的名目,凑成了所谓的大唐十宝。
这可了,怎么崔耕竟然造出被不存在的宝物呢
李隆基也甚是怪,所谓大唐十宝:记事珠游仙枕自暖杯辟寒犀警恶刀夜明杖马鞍玉清凉扇占雨石。
其,记事珠游仙枕辟寒犀警恶刀照病镜清亮扇这些宝物,功能颇多夸张之处,根本不大可能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