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张氏被一扫而空,不知多少人点燃了爆竹,不知多少人欢呼雀跃,不知多少人买了香马纸钱祭奠先人,至于在酒肆大肆庆祝的更是再所多有。
还有个传故事,在长安城内流传。
据说,张昌仪新建了一座府邸,非常豪华,远超王公。
某日夜间,有人在他大门写道:一两丝能纺几日线。那暗含的意思是,你张昌仪那点福分,哪配住这么好的宅子你住这宅子折寿啊
张昌仪见了,命人擦掉。可说来也怪,第二天那门又出现了这句话,一两丝能纺几日线
张昌仪又命人擦掉,翌日,这句话又在他的大门出现了。
最终,张昌仪忍无可忍,命人拿笔在下面写道:一日即足。
从那以后,那字迹不再出现。
这件事之后不久,张昌仪的脑袋,被挂在了朱雀大街。
别管这故事是真的假的吧,百姓们乐见张家倒台总是真的。
总而言之,这些日子,长安的军民人等,真是像过节一样开心。
当然了,些许不和谐的音符,也是有的。
十日后,李显下旨徙则天大圣皇帝于大安宫。大安宫在西内苑内,条件虽然说不多差,但也绝谈不多好。
当初,李渊为太皇,是被李二陛下迁居于此。
武则天移宫当日,有一紫袍官员送行,当道大哭。其人正是春官尚书姚元崇。
有人劝他说:你现在哭是什么意思你知不知道,自己马要大祸临头了
姚元崇满不在乎地道:我服侍则天皇帝日久,今日辞别陛下,心不能忍,当然要哭了。这么说吧,我之前跟大家一起诛张逆,是为了尽人臣之义;今日辞别旧君,也是为了人臣之义。算因此获罪,也是心甘情愿。
表面看,姚元崇这番话,真称得是义正词严,一副忠臣孽子的模样。不知多少人听说了这事后,连挑大拇哥,称赞姚元崇是大大的忠臣一名。
然而,在明眼人看来,这却是在给当今皇帝李显眼药呢。
哦,你姚元崇这么干算是忠了,那作为武则天的亲儿子,下旨逼武则天搬家的李显又是什么
甚至有机灵的人想到,姚元崇是相王李旦的人,他整这出幺蛾子,是不是李旦指使的呢毕竟在李显的封赏,对原来自己一系的人慷慨得很,对李旦乃至太平公主一系,吝啬多了。
李显对此事倒是处置地雷厉风行,第二天下旨,令姚元崇出外,为亳州刺史。
另外,姚元崇一案也提醒他,该尽快定下对崔耕的封赏了。
这事儿的关键在于,崔耕现在才三十多岁,已经位极人臣,又尚了公主,封赏的空间太小。现在一步到位了,以后可怎么办再说了,加一点点赏赐,也实在拿不出手啊
正在李显一阵为难之际,同凤阁鸾台三品袁恕己请求觐见。
君臣见礼已毕,袁恕己的第一句话,令李显怒火冲天,道:陛下是在发愁该如何封赏崔耕吧微臣以为,着实不宜对其加官进爵。
你说什么李显好悬没气乐了,道:袁相,你和崔相不合人所共知。今天你故意在朕的面前,拆崔耕的台,是认为朕乃是一名无道昏君吗
还有句话他没说出来,崔耕是朕的女婿。疏不间亲的道理,你懂不懂啊朕看你是脑子进水了。
孰料,袁恕己却不换不忙地回道:陛下息怒,且听微臣把话说完。待我说完了,若您认为我说得没有道理,尽管以诬陷大臣子之罪,对微臣任意发落
好,你讲
微臣以为,崔耕不宜加官进爵的原因有四
htmlbook353520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