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提这个干啥你以为我武延秀有那么傻,连默咄早有准备都看不出来和亲这事儿不过就是个幌子
武延秀摆了摆手,道:要不是女皇陛下亲自下令,本王才不稀罕娶什么劳什子突厥公主呢,此事休要再提。
那您今天来找在下既然不是兴师问罪,那崔耕就猜不出武延秀的来意了。
武延秀下意识地往四周猫了一眼,随后低声道:听说了吗默咄已经带领二十万大军,起兵伐周了。
崔耕纳闷道:这不都是三个月以前的事儿了吗
我这还打听到了最新的消息,默咄原本是打算攻打赵州和定州。但后来一想,说是定州曾经是二郎你的治下,索性就给你个面子,不取定州,一心只攻打赵州了。
崔耕道:这还真是件喜事儿了,要不然以孙彦高那种尿性,说不定突厥大军还未叩城,他就直接降敌了,定州百姓乃至至博陵崔氏都得遭一场大难。
武延秀叹了口气,道:唉,这事儿吧,对咱们大周算是喜事,对二郎你可就未必了。
崔耕微微一愣,道:这话怎么说
你还记得咱们的和亲正使阎知微吧他被封为汉可汗之后,带突厥人攻打赵州,赵州刺史高睿坚守城池十余日,打退了突厥的数次进攻。阎知微为瓦解守军的士气,就在城下与突厥士兵们连手踏起了万岁乐。当时西城守将宁远将军郭恪
等等你说谁
崔耕突地心中一动,在历史上,赵州西城守将应该叫陈令英啊,怎么变成郭恪了了他记得史书上有载,当时西城守将宁远将军陈令英讥讽阎知微,说:阎将军国家八座,受委非轻,翻为贼踏歌,无惭也。知微仍唱曰:万岁乐,万岁年,不自由,万岁乐。
此事史有所载,怎么变成郭恪了
他误以为武延秀听岔了,又问一遍:赵州西城守将不是陈令英吗
陈令英是谁没听说过。武延秀道:西城守军就是郭恪,这人是陛下刚从泉州调来的,可能他的前任就是陈令英吧。
泉州郭恪
崔耕一听,这就对上了也不知是不是自己从哪里改变了历史,以至于郭恪从泉州调到赵州。
行啊,三四年时间做到了正五品的宁远将军,也不算慢了。要知道,即便对世家子弟来说,六品到五品也是很大的一道坎呢,既是老兄弟,自然为对方感到高兴。
不过,一想到历史上赵州城的结局是是以城破告终,崔耕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里,颇为关心地问道:然后呢赵州西城守将郭恪怎么样了
二郎你不问定州而问郭恪武延秀道:莫非你认识此人
那是自然,想当年我在武荣县折冲都尉府时,他可是我的老上司哩
听崔耕简要地介绍了自己和郭恪的交情之后,武延秀颇为意外,说道:二郎你还真是好运,居然与他还有这番渊源
崔耕迟疑道:我知道郭家颇有根基,但也不至于被淮阳王你如此推崇吧
武延秀意味深长道:本王说得是郭恪,可不是郭家。
啥难不成郭恪还有什么特别的来历不成崔耕心中的八卦小火苗迅速燃起,因为当年郭恪一直都对他三缄其口。
郭恪他武延秀欲言又止,道:罢了,既然他本人不愿意跟你说,本王也不好枉做小人。不提这个了,咱们接着谈赵州之战,当时郭恪见突厥势大,就想出了一计。
什么计
他说,阎将军你堂堂三品豹韬卫大将军都投降突厥了,我一个小小的五品宁远将军焉有为大周死节的道理
崔耕笑道:难道我这位老上司想诈降
因为他了解郭恪,绝对是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主儿。他绝对不会投降突厥人的。
武延秀道:你还真了解他。郭恪回去之后,就找赵州刺史高睿商量诈降之计。可巧了,当时赵州长史唐般若其实早就和突厥暗通款曲。他琢磨着这俩人要是献了城,自己就没机会立功了啊。于是他便第一时间向赵州刺史高睿和守将郭恪,道明他真正的身份。哈哈哈你说这人驴不驴
这种傻叉不管他,然后呢怎么样了崔耕急问。
然后就简单了啊,郭恪将计就计,要求默咄入城受降。默咄自然是信任早就投靠了自己的赵州长史唐般若,所以默咄一时托大,带着五千精锐入了赵州城。结果郭恪伏兵四出,斩首四千级,俘两百余人,默咄带着八百人逃出了定州城,身受重伤。
崔耕大喜道:突厥兵马虽众,但精锐不多,这五千精兵一丢,就算是伤筋动骨了。再加上默咄受了重伤那还不得马上退兵啊
退兵依默咄的性子,能丢的起这个人武延秀道:他传下将令,让大公子同俄特勤,带五万大军来援,非要屠了赵州不可
厮五万大军,屠城那郭恪可能危矣崔耕皱紧了眉头,为郭恪捏了一把汗。
武延秀见之,却是苦笑道:我的崔长史啊,您就先别管郭恪的死活了。现在你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你想啊,赛修伦一直都在黑沙城中对你虎视眈眈,除之而后快现在一旦同俄特勤一旦率兵前往定州增援,那黑沙城可就是赛修伦说了算了到时候,你恐怕是有性命之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