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明面上三阶的修为,背靠蜀山,一件仙器还是守得住的,而且这种事情知情者八人谁也不会往外说。
使用自己的灵气极有好处,越强大的世界,限制也就越多,吸收了世界那么多的灵气,他可不相信之后不会有付出代价的时候。
但是自己从现在开始,每拿出一株灵植、一枚丹药,都是相当于为这个世界做贡献。
若是按吸收灵气算功德业力,想必他现在的景象是:
拿出一枚丹药,功德+1……
拿出一株灵植,功德+1……
……
三月之后,随着灵气不断滋养,【九灵寒玉净瓶】中的柳枝已经彻底稳固在四阶的层次。
金幕伸手抽出【白云清净寒月神柳】,轻轻一洒,洒落三缕本源。
细微可见其黯淡了些许,金幕补充上一百万枚灵石,用以滋养神柳。
这是他欠下的因果,当初自己承诺要给三位师兄弟报酬,就不能违背。
白云神篆编织成三枚白色柳叶,三缕本源分别灌入,白色迅速转化为冰蓝色,恍如冰晶刻画。
趁着早课结束,将两枚柳叶送交给静鹤和守正,送完即走,免得他们拒绝。
静棋那枚则是在其值守的那天送交给他。
……
苍生坛,乃是五派祖师借仙人伟力,以某件上古神器碎片炼制出的仙器,可以实时记录覆盖领域内的生死变化。
炼成之后,苍生坛一分为五,五大门派各保存其一。
借助此宝,蜀山得以监视常州和金州范围内的生灵降生与死亡,同时,若是哪处有异常的大范围死亡,蜀山可以尽快排查是否妖邪作怪,并予以处理。
金幕要积攒功德,就要寻找曾死伤众多且积怨甚久之地,超度此处亡魂,消减天地压力,方可积累功德。
因此他需要可以查看催动苍生坛的权限。
其实,金幕并非是第一个想到这个路子的人。
只不过其他的修行者,成仙之前无法感知到功德变化,甚至连功德是否存在都感知不到,外加度化手段不够精妙。
一般每次也就度化几只怨灵,怨灵的净化程度不够,每次获得的功德微乎其微,而功德若是不积攒到一定程度,短期内看不出什么变化。
做一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功,会不会成功的事情,长久维持的压力极其庞大,而且,此界的人族修士,修为增长极快,作为代价,寿命普遍不长。
即使是相当于三阶的推元、元道修士,寿命也不过四甲子,二百四十年,仅仅比大荒的普通法基祭司强一点。
这个寿数只是理论极限值,如果受过暗伤、重伤,还会折损不同程度的寿命。
所以多种因素叠加之下,超度怨灵这种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兴起一段时间就被彻底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