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天庭的旨意,我不认为身为天帝修行如此之久只是一个无谋之神而已,既然天帝应有经天纬地之才,那么其所作为必有深意。”
“既然天帝选择降下大旱,就说明他看到了其他普通凡人与诸般修士看不到层面,现在弟子看不到,说明境界还不到,对此,弟子的态度是不识全貌者,不予置喙。”
虚清听着金幕的回答,心中猛地一震,金幕所言竟如洪钟巨响般,在他脑海中回荡,深刻独到的见解,直抵人心,令他直觉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
“哈哈哈——”虚清师尊畅然一笑,抚了抚泛白的胡须,对着金幕感叹道:
“你呀,对事情的理解如此透彻,想法又这般明晰,着实为我节省了许多心力。只是如此一来,为师反倒觉得自己像是没帮上什么忙,都没了参与感呐!”
金幕嘴角噙着一抹笑意,默不作声,他敏锐地捕捉到虚清师尊眼中那藏不住的喜悦,心里明镜似的。
在这当口,就让师尊尽情沉浸在这份欢愉之中,自己乖乖当个听众,静静聆听便足矣。
片刻,虚清又问了一句:“静宁,那你是如何看待天庭降下大旱之事,为师知道你自小便心有成算,想听听你的想法。”
他知道今天这两问压根就是一场考验,通过之后,他便真的可以接任蜀山的核心机密,到时五楼怕是也任他通行。
见虚清面色严肃了一些,金幕状似思虑片刻,出言道:
“师尊,静宁是这样想的……天地间有情众生之间因果纷迭,无量众生存在本身对世界就会造成一定压力,生存之间的摩擦会产生业力。”
“业力积攒过多,自然会引发天地自发的清剿,身为天地的代言人,天帝应是负责定时清扫业力较深地区,避免诱发量劫甚至无量量劫,至于天庭,乃是天帝意志执行的化身。”
“本次大旱,按静宁的估计,千桦城的业力积攒已久,这次深坑之事便是导火索,所以现在解决了导火索,只是解决了失踪之事。”
金幕先是定下基调。
“大旱已然拉开帷幕,绝非处理掉那些怨灵就能化解。”
“想来在天帝眼中,世界广袤无垠,他俯瞰万物,视野太过宏大,以至于看待凡界时,都是将其划分成一个个区域,以块为基本单位来考量。”
“时代的大势,个体难以阻挡,而现在,天帝就是大势。”
金幕顿了顿,再次说道:
“至于个人的事情,我想天帝知道,但天帝……不在乎,凡人一生不过数十载,对于天帝而言不过是蜉蝣之命。”
“况且,整个千桦林深坑的事情,参与者本就众多,轻视生命本就是他们自己做下的孽,很难说有多少无辜之人。”
“不过,静宁认为,若是真的有修善之家,想必冥冥之中,还会有一丝生机留存。”
最后这句话不是金幕在胡说,他是真的推演过,那些真的没有同流合污的人或者家庭,的确能够在大旱中存活下来。
在存在天庭这种健全体制的世界,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可不是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