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6日,淄博18军指挥部内,周亦云与杜玉明正在前进指挥所密切关注第三师在外围展开的土工作业。此时从空中俯瞰,淄博城仿佛被一条条细线缠绕,这些由作业形成的“线头”正不断向前推进,现场沙土漫天飞扬。
突然,一连串炮弹如雨点般砸落,阵地上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战士们反应迅速,敏捷地躲进战壕。第6师团的这番炮击,除了扬起大片灰尘,证明其“存在”外,并未对18军造成实质性伤害。
炮声刚一停歇,只见日军一个中队,叫嚷着从城门内疯狂涌出,他们头戴绑着有日本国旗的布条,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冲出城门之际,18军的炮火如呼啸的厉风从天而降,精准地落在日军阵中,炸得日军顿时人仰马翻。日军无奈,只得狼狈退回城内。
一旁的蒋现云转头对周亦云说道:“亦云兄,如今日本人已然是狗急跳墙了。这几日,他们时不时就弄些小把戏。不过,我军进展顺利,现已掘进至距离城墙仅300米的位置。”
周亦云眼中闪着赞许的光芒,用力拍了拍蒋现云的肩膀说道:“现云兄,第三师的战士们干的好啊,军部给你们请功,这土工作业推进得又快又稳,硬是在鬼子眼皮子底下往前推进”,他转身望向那些仍在奋力挖掘的士兵身影,远处扬起的沙土,热闹非凡。周亦云接着说道:“等打完这一仗,我亲自给第三师请功,给立功的兄弟们敬酒,”
就在这时,一名通信兵快步走进指挥所,将一份电报递给了旁边的参谋。杜玉明听到动静,回过身来。参谋见状,赶忙把电报呈递给杜玉明。周亦云也转过身,目光投向杜玉明,蒋现云同样将视线望向杜玉明。
杜玉明迅速浏览起电报内容,说道:“是戴立发来的电报。现已查明,日本在青岛的援军是日军第3师团步兵第5旅团。”说到此处,杜玉明立刻吩咐道:“拿一张鲁省的地图来。”参谋听闻,急忙展开地图平铺在桌上。
杜玉明的声音低沉,每个字都像是砸在众人心里。他的手指向了地图上高密、东营的标记,接着说道:“日军第3师团第5旅团的第6联队已经先期出发现已进抵高密,”他顿了顿,又接着道:“这个第5旅团是加强编制,下辖第6联队、第18联队,还有一个日军临时征召的由第三师团退伍老兵组成的成的106联队,总兵力超过人。”
帐篷内陷入了沉默,几人沉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杜玉明声音愈发凝重的说道:“更麻烦的是,敌第19师团第38旅团8000人,已经在东营登陆。”他的铅笔在地图上东营的位置上面画了一个圈,“现在日军三面压来,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攻防战,而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
蒋现云笑嘻嘻的说i道:“这……这加起来快两万人了,小鬼子看来还是看的起我们……”周亦云也笑着说道:“来得正好,小鬼子倒是看得起我们18军,这位一次我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倘若周亦云得知日本国内还有围攻师团正在动员,恐怕会更加惊愕。周亦云听完杜玉明对情报的分析后,当即让人去把整编24师师长关征林叫来。在等待关征林的这段时间里,周亦云、杜玉明和蒋现云三人围在地图前,仔细审视敌我双方的态势。
周亦云的食指重重压在东营与淄博之间的连线:“19师团38旅团孤军冒进,正是我们的机会。”他扫过围在地图前的三人,目光如炬,“集中2个主力师的兵力,先吃掉这八千鬼子”
关征林放下手里的香烟:“军座,24师保证把胶济铁路拆得连螺丝钉都不剩,小鬼子的援兵就算长了翅膀,也飞不过我们的封锁线!”他的拳头砸在潍坊位置,震得标注日军据点的小旗微微颤动。
杜玉明却皱着眉头,犹豫了一下对着周亦云说道:“周兄,我们没有向德州司令部,汇报作战方案,德州司令部至今也没有消息传来,我们若是贸然行动……”他的话音未落,周亦云=叫人将封密令拍在桌上。
“出征前我让司令给的‘尚方宝剑’。”周亦云嘴角勾起笑着说道:“只要能打赢,天大的罪名我顶着,”
随后周亦云叫住了杜玉明,诚恳地说道:“玉明兄,你暂且就别回第一装甲师了。咱们如今面对的可不是普通的军阀部队,而是当今世上的工业强国日本的军队。杜兄,当下18军司令部实在太需要你了。第一装甲师就安排曹元代理师长吧。”
杜玉明曾亲身与日军交锋,自然深知日军的棘手程度。他心里十分清楚,此刻18军司令部确实急需他来主持大局,负责做好情报分析、作战计划制定以及最终的指挥保障等一系列关键工作。
在杜玉明的带领下,参谋部高效运转,迅速制定出完善的计划,并及时向各个部队传达命令:第一装甲师与第三师从博兴出发,朝着刘集方向前进;整编24师派遣一个团的兵力向潍坊进发,在行军途中要对胶济铁路进行破坏,且通过沿途袭扰的方式来延缓日军的进军速度;济南补充团协同整编24师剩余部队负责攻打淄博。
而周亦云在指挥部给司令写信,在信里面周亦云给司令分析了日军现在的政治环境,以及日军的弱点,还详细分析了日军必败的理由,写完之后,周亦云亲自交了林俄,他站在林娥的旁边,让林娥将信转变成电报发给了戴立,在电报里面周亦云又交代了一番让戴立将信件的电报转交给贺中寒,在由贺中寒交给了司令,所以有了司令看的信,周亦云还给黄埔同学会共享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