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冲突看似是两卫争夺牧场,实则背后可能有多方势力角逐,朵颜卫的态度尤为关键,而其首领巴儿孙的动向,更是重中之重。福余、泰宁两卫长老会意见不一,朵颜卫也各有盘算,决策必须谨慎。”
陈亨率先开口:“王爷,在末将看来,这可是咱们出兵的好机会。趁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可出兵威慑,一举掌控那片牧场,既能增强我大宁的防御纵深,又能向朝廷展示王爷的军事才能和对边境的有效管控。如此一来,也能在朵颜三卫面前树立威严,让他们不敢轻易生事。”
刘真却摇头道:“陈将军这想法虽有道理,可风险着实不小。福余卫和泰宁卫眼下是有冲突,可一旦咱们出兵,他们保不准就联手对付咱们了。而且朵颜卫在一旁虎视眈眈,万一他们瞅准时机发难,咱们可就腹背受敌了。巴儿孙此人诡计多端,说不定正盼着咱们出兵,好坐收渔翁之利呢。”
卜万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依我看呐,咱们得先采取怀柔政策。派人前去调解,劝双方停火,凭咱大明的威严和影响力,迫使他们接受和谈。同时,咱们暗中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万一。”
“要是和谈不成,再考虑军事手段。在和谈过程中,也能想法子分化朵颜三卫,削弱巴儿孙的影响力,让他没法轻易煽动事端。咱们可以利用他们内部不同势力的分歧,拉拢倾向和平的一方。”
朱权听着三位将军的意见暗自权衡利弊,朱元璋对藩王态度虽未严苛,贸然出兵仍易引朝廷关注。况且此次局势复杂,巴儿孙的存在更增加了不确定性,必须谨慎行事。
“卜将军所言有理。我们先以调解之名,派人前往福余卫和泰宁卫。我会修书两封,分别给脱鲁忽察儿和安出帖木儿,表明我大明希望边境和平的态度,劝他们放下争端,共同维护北疆安宁。”
“陈亨,你负责挑选两名能言善辩的使者,明日一早便出发。挑选使者时,一定要注重其应变能力,若遇到巴儿孙派人干扰,也要能巧妙应对。刘真,你即刻加强边境防御,密切关注三卫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巴儿孙的动向,若有异常,随时向我汇报。”
“卜万,你协助刘真,调配好兵力,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安排一些精明的探子,深入朵颜卫,摸清巴儿孙的真实意图。”朱权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遵命,王爷。”三位将军齐声领命。
待将军们离去后,朱权揉了揉太阳穴,深感疲惫。巴儿孙这一关键变数,让大宁及北疆安危悬于一线,他必须时刻警惕。
与此同时,王妃回到房间,将世子交给乳母,便开始安排府中事务应对局势。
王妃起身,来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花园,心中却想着朱权和大宁的局势。她身处内宅,却也深知此次冲突非同小可。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朱权能妥善处理此事,让大宁恢复往日的安宁。同时,她也听说了朵颜卫中巴儿孙的事情,隐隐有些担忧,只盼着一切能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