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儿孙、脱鲁忽察儿和安出帖木儿虽已在驻地外迎接,但神色间带着审视与防备。
朱权见到他们,面带微笑地走上前去,与他们一一握手寒暄,但言语间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和尊重。
“各位首领,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朱权之荣幸。此次前来,是奉朝廷之命,与各位商议互市之事。”朱权客气地说道。
把儿孙眉头微皱,摩挲着手中的佩刀,率先表态:“王爷所言虽好,可我们朵颜三卫过往与朝廷的往来中,政策多有变动,此次互市,交易地点、时间,还有后续诸多细节,可得有个保障。”
脱鲁忽察儿也跟着说道:“是啊,交易地点最好选在双方边界的中间位置,这样往来都方便。交易时间嘛,最好能固定下来,不要随意变动,我们也好安排族中事务。”
朱权认真聆听着他们的意见,心中暗自思忖。
片刻后,他说道:“各位首领的意见很有道理。但交易地点和时间,还需我回去之后,与朝廷商议后再做定夺。我会将各位的想法如实上报,相信朝廷会做出妥善的安排。此次互市,旨在互利共赢,任何决策都需谨慎,还望各位理解。”
把儿孙和脱鲁忽察儿听后,虽有些许失望,但也表示理解。唯有安出帖木儿面露犹豫之色,欲言又止。
朱权见状,微笑着问道:“安出帖木儿首领,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但说无妨。”
安出帖木儿犹豫了一下,说道:“王爷,这些年我们与朝廷打交道,实在是吃过不少亏。互市一开,虽说有好处,可我们部落安全如何保障?朝廷的政策会不会又突然改变?还有,我们与其他蒙古部落也有贸易往来,如果与明朝开展互市,会不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进而引发冲突?”
朱权听后,耐心地解释道:“安出帖木儿首领,朝廷推行互市,绝非是要算计贵部。如今四海初定,朝廷也盼着边境安稳,互市就是为了增进双方情谊。安全方面,朝廷定会有周全安排,政策也会保持稳定。至于与其他部落的贸易,朝廷也会从中协调,不会让互市引发不必要的纷争。但一切都要以朝廷的决策为准,我们都需遵循。”
安出帖木儿听了朱权的解释,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朱权见此,心中明白,此次谈判不会一蹴而就,还需做更多的工作。
在停留期间,朱权了解到朵颜三卫的一些传统贸易路线和主要交易商品,暗自思考如何在互市中平衡各方利益,同时契合朝廷的经济管控政策。
几日后,朱权率领护卫队踏上了归程。
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此次前往朵颜三卫驻地,虽有收获,但也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回到大宁后,他立刻将互市谈判的情况详细整理成奏章,上报朝廷,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建议,一切等待朝廷的裁决。
他清楚这份奏章大概率会先经皇太孙及其幕僚之手,毕竟太祖皇帝精力有限,自己的言辞、观点都得拿捏精准,既符合朝廷规制,又要契合当前朝堂风向。
他还在思考,如何在回复朝廷的奏章中,提及大宁地区未来在文化发展方面的规划,以顺应朝廷对文化的重视。
与此同时,王妃张氏在王府中也忙碌着。
她得知王爷即将归来,便亲自安排厨房准备丰盛的晚宴,为王爷接风洗尘。
晚宴上,朱权与王妃分享了此次前往朵颜三卫驻地的经历和见闻,王妃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之声,但也能感受到王爷的压力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