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这话说的固然没错,可吴莱在听完之后却还是轻蔑的冷哼了一声。
并不是他不赞同张良的这番说辞,而是他认为张良的这番说辞实乃废话。
谁不知道兵精将广便是征拥天下的本钱。
可是他们拿下区区三县便已经如此困难。
这距离对方口中的甲士百万,战将千员又有多大的距离?
他们如今所有兵马加在一起总共也不过三四千人。
可就这几千人的人吃马嚼却足以将陈彦麾下管理的三座县城掏空。
若是想将军队规模扩招到张良口中所说的这样,那他们怕是要把自己饿死才能做到。
吴莱刚想开口反驳,可陈彦却伸手拦住了他。
他知道张良身为汉初三杰之一,绝对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
他转头看向张良,开口对其问道:“不知道长对此有何高见?”
“陈大人之前只是一直担当着一个亭长的身份,既不插手政务,也不给自己升官,更是在打下丰邑之后将此处让给了自己的徒弟担任县令,我想问问陈大人,您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是不想担负一个乱臣贼子之名吗?”
陈彦闻言,微微颔首:“道长说的的确是有几分道理,其实陈某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可能会借机构陷于我,毕竟各方势力当中,如今还有人打着大秦的旗号。”
“倘若我真在这个时候为自己改旗易帜的话,很可能会招致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围剿,等到那个时候情况对我反而不利。”
“所以我现在只能韬光养晦,尽量将自己的势力版图继续扩大,带到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在揭竿而起,这样既能够让治下百姓得到修养,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势力进一步扩大,以免到时受人掣肘!”
陈彦之前便因有此顾虑,所以才一直不肯更改自己的身份,一直顶着淮阴亭亭长的这个名号治理沛县。
就连他继续委任杨峰担任县令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他可不想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以打击自己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尽量保持自己的实力不受损害,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他知道如今的大秦已经维持不了多久了,秦朝将在二世而亡,而项羽和刘邦便将成为覆灭大秦的刽子手。
只要自己能够熬过这段时间,那到时便不必再担心那些打着卫国旗号的散兵游勇们的骚扰。
至于眼下的苟且也不过是为长远考虑的忍耐而已!
他本以为自己的这番说法应该能够得到张良的认可,却不想听到他的这番话后,张良却只是笑着摇头道:“也亏得你陈大人竟然如此能忍,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不将自己的旗号打出来,到时那些百姓便都将归顺到其他各方势力之下,等到那个时候你又该如何扩编自己的势力?”
“我可是听说如今诸如景驹,项梁,以及吴广之流可是都已经打出了自己的旗号。”
“就连那景驹如今都自封为楚王,借此机会给自己招揽了大批士兵,如今甚至隐约有了能与项梁相互对抗的实力。”
“你陈大人如今还想着韬光养晦,仅凭您麾下的这三座城池,难道能够挡得住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