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午八点整,四周的音响传来了庄严的声音:“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仪式现在开始,第一项: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纪念碑左前方的解放军乐团开始演奏国歌,宋远下意识的立正站好。
演奏完国歌以后就是第二项揭幕了。随着下达的命令,那块巨大的红布徐徐落下,露出了金光闪闪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
伴随着红布落下,整个广场陷入了热烈的气氛中,孩子们把手捧的白鸽都放飞出去,无数人都在欢呼!
宋远也被这氛围感染同样是大声欢呼起来,再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异常激动!
足足欢呼了十几分钟大家的情绪才缓和一些,这时主持人适时的宣布第三项:首都各界人民代表敬献鲜花。
整个广场五十万人都安静下来,在军乐团的音乐声中看着各界代表一一上前敬献鲜花,心情也不知不觉的沉重起来了。
最后就是领导讲话了,讲话时间不长也就十分钟左右,就宣布揭幕仪式到此结束了。
揭幕仪式结束以后,街道办和居委会再忙活着组织大家有序离场返回各自的家去。看着人都离开的差不多了,张汉主任他们才放下心来。
一起往回走的路上,大家的情绪明显都有些激动,参加过战争的张汉主任、刘大姐、邢主任他们都在回忆一起奋战最后牺牲的同志们,宋远就老老实实的跟在一边不吭声。
过了好一会,缓过来的邢主任看到在一边默默走着的宋远,就笑着给他说:“小宋,你知道不?咱这纪念碑里还有许多故事呢!”
宋远也有点好奇,邢主任就开始讲了起来。
先说第一个,纪念碑是49年9月30日决定修建并举行了奠基仪式的,到今天揭幕已经八年多了。
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30日的政协会议闭幕式上,由总理提议大家一致通过要建立纪念碑。当天晚上六点就举行了奠基仪式。
但很多人不知道,当时奠基仪式的地方和现在建好的地方就不是一个地。奠基的地方离大城楼和国旗杆太近,最终建设的地方是后面经请示总理才定下来的,离大城楼463米、正阳门440米处的南北中轴线上。
第二个,咱们国家传统的重要建筑都是背北朝南的,但纪念碑的正面却是朝北面向大城楼的。这也是考虑到大广场建成后人民主要从北边过来,由总理拍板改成朝北的。为此把里面重达60多吨的碑心石又转了个方向。
第三个,就是碑心石了。邢主任说当时碑心石进京的时候他也去帮忙运输过。这块碑心石是专家们考察了全国各地以后选定了青岛浮山产的花岗岩。
这块碑心石必须要是长不能低于14.4米、宽不能低于2.72米、厚不能低于0.6米的一整块大石料。
最终花了3个多月时间,才在浮山开采出了一块长15.3米重达300多吨的合适石料。
经过加工之后瘦身到了94吨,又花了3个多月时间才从山里运到了北京,再次雕刻以后才是现在里面的那块60多吨的碑心石。
第四个,就是碑文了。据说正面的碑文是领袖写了两版让专家们来定,背后的150字碑文是总理写了41遍以后才最终定稿。
听到这宋远也是咂舌,这好多细节在信息发达的上辈子他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