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街道办,宋远又回趟95号院,把青羊收起来以后又从冷藏车里拿出一只以前存下的狍子,直奔居委会去了。
之前没少麻烦王主任,剧情开始的时候王主任也已经升到街道办主任了,给她送一只狍子结点香火情。
居委会在前圆恩寺胡同28号,也是个四合院里的两间厢房。王主任正低头看着手里的文件,看见宋远来了也是笑着迎了上来。
宋远坐下和王主任聊了一阵,才发现这时代的居委会和后世的居委会相差还挺大。
宋远一直以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组织,也属于政府派出机构。结果聊了一阵才发现这会的居委会完全是当地居民选举出来的,居民小组长就是居委会的委员。居委会常驻的一共有五六个人,一个主任两个副主任,三个固定内勤工作。
在居委会下设有6个委员会,分别是治保、卫生、文教、福利、妇女、调解委员会,对应着街道办和派出所的相关口子,固定每天在居委会上班的包括王主任在内一人负责一个委员会。日常居委会的经费则是由街道办拨付。
也是就说理论上居委会的所有人都是老百姓一个,在居委会上班区政府给发生活补贴而已。
再一个居委会54年以前是受派出所领导,54年以后才慢慢转为受街道办事处领导,即便是现在,在治安保卫上也是主要受派出所领导。
PS:居委会的内容来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居民委员会研究(1949—1956)》一文。
说着王主任忍不住吐槽居委会人少事多,很多事想办都有心无力,既没人也没钱的。
说到宋远他们院了以后,王主任也说了下自己了解的情况,还有已经免去了先进大院和易中海居民小组长的职务,由阎埠贵暂代。
宋远听了有些错愕,没想到这两天大院里变化不小。心中也提醒自己不能每天早出晚归不和院里其他人交流,这么大的消息自己竟然不知道。
随后宋远好奇的问道:“咱们不是居民小组组长、副组长吗?我住那院怎么还弄个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的这样一群大爷。”
说到这王主任也有点无语。管事大爷是旧社会的称呼,当时出台这个居民小组的制度以后,大家就把居民小组长和旧社会的管事大爷当成一回事了,事实上在职责上也确实有点像。
居委会宣传过两次来纠正这称呼,结果效果并不好,最后就听之任之了。
解开心中的一个谜团以后,王主任也提醒宋远:“你们那院的封建思想比较重,小宋你可以多多在院里宣讲政策、法律,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去一起讲。”
宋远听完顺杆子上爬,表示今天回去就开始宣讲。
宋远谢过王主任,和王主任又聊了一阵以后把刚房门口的麻袋拎了过来:“王主任,你也知道我之前是猎人,昨天回门头沟休息的时候打了几只狍子,街道办和派出所都分了,这只是专门留给您的!”
王主任对狍子挺感兴趣的,城里人听说过狍子的不少,南锣鼓巷这一片这几年吃过狍子的可不多。
问清街道办、派出所都是6毛一斤以后,王主任也直接花钱买下了这只三十多斤的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