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误入特殊场所的云姚二人,与诸位热情的青年打过招呼后,就乖乖坐到角落了,没扭头离开纯粹是为了照顾江沁宁的感受。
他们没有发表什么看法,也没有打听青年们的身份职业,只是静静听他们义愤填膺慷慨陈词。是以,他们真正见识了什么叫热血青年和什么叫天不怕地不怕。
看得出来,十几个人中,有三四位是成熟青年,其余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因为开阔了学识,想法也多,观点更多。个个忧国忧民,满腔报国情怀,提出的建议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他们聊到发展经济,就开始了争论,一方认为实业救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认为,要先消灭军阀稳定政局,否则无以为业。主张发展经济的,突然想起了江沁宁带来的两位商界朋友,就走过去询问姚骞和云彦的观点,其余人也跟着围了过去。
专心听课的两大汉子不得已成了焦点,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江沁宁耸耸肩表示爱莫能助,云彦把求救的目光也给了姚骞。
姚骞无奈笑笑,迎上众人期待的眼神,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无论是实业救国还是稳定时局,都离不开每一位爱国同胞,大家与其担忧明日的事,不如先把今日的事做好,比如,眼下,时辰不早了,我请大家去归云居吃饭吧?填饱肚子再继续思考良策以及如何推行政策,诸位觉得如何?”姚骞说着越过人群,给了江沁宁一个眼神。
江沁宁立即配合,先夸张地叫了一声“哎呀,”随即拍了下手说:“说的太对了,我肚子都叫半天了,民以食为天,咱们填饱肚子要紧!”
“对对!说的对!”有人表示赞成。
其他人跟着附和:“说的太好了,民以食为天,这才是关键!”
“走走!咱们去吃饭!”姚骞赶紧招呼众人去吃饭,云彦跟在一侧浅浅笑着,骞宝真是厉害,一眼就看出这些都是平民子弟,不过,他的余光瞟了眼一位留着寸发的青年,没有说话。
送别了年轻的新朋友,姚骞问江沁宁为何带他们见朋友,江沁宁的回答是:你们不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吗?
姚骞想起,当初江沁宁问他们为何出来时,他确实是这么回答的。再想想,以前提起革命党,他所有的想象都来自别人的道听途说,这这次近距离面对面接触,带给他的感观确实不同。以后,或许该多了解一些,他在心里琢磨着。
在申城多逗留了七天他们才与江沁宁分别。临走前,姚骞让江沁宁回家,江沁宁二话不说拒绝了,说她还没实现理想呢。姚骞还想再说什么,小姑娘已经摆着手往后退了三步,拒绝了他的说教。
这个古灵精怪的丫头,赢得了姚骞和云彦的拳拳兄长心,他有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见她坚持主张,姚骞便把小杨在申城开的铺子地址留给了江沁宁,方便她有事寻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