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教育普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叶潇男既然打算将周边村子纳入发展版图,并且要实现长期发展,把这片区域打造成自己的根据地,那么改变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便是首要任务。
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兴办学校,从下一代抓起。
向新一代传输新思想,让他们从心底认可这片土地,将来这些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能直接投身建设。
这是一项长期规划,越早启动越好,正应了那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此前,叶潇男因时间和精力有限,一直未能推进此事。
如今时间充裕,正好可以着手创办学校。
当下经济形势不佳,又逢自然灾害,天气炎热干旱,不仅四九城里有许多工人闲置在家,农村的状况更是艰难。
土地难以耕种,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大幅减少,而叶潇男计划建造学校,无疑给大家提供了就业机会。
除了学校,还有一系列其他设施也要开始统筹规划。
小学、中学自不必说,医院虽会在后期逐步建设,但也提上了日程,供销社、联合社等同样不可或缺。
以红星养猪场为核心据点,开展肉食连锁销售,让村民参与其中,无论是运输、屠宰还是养殖,形成一条龙产业模式。
这样一来,不仅在当下提供了就业岗位,后续的建设也能持续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只要规划合理、覆盖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况且经过这几个月的经营,红星养猪场储备了大量粮食。
前期计划为周边村子一万人,每天提供一斤粮食,预计维持一百天,当时储备了一百万斤红薯,足够支撑三个多月。
不过农村居民也有自己的存粮,加上政府救济粮的发放,叶潇男上一批红薯省下了不少。
如今新一波红薯种植收获,仅厂里的粮食储备就接近两百万斤,这还不算随身空间里的海量存粮。
考虑到天气炎热,叶潇男命人将红薯全部打磨成粉晾晒,制成红薯粉。
虽说食物种类单一,但绝对能解决温饱问题。
要知道,外面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吃二合面馒头了,就连四九城工厂里,每天的主食也是二合面窝窝头。
所谓二合面,是用玉米秸秆混合小米、棒子面等制成的面粉,这种面做出来的食物,味道差、口感粗糙,吃多了不仅拉嗓子,上厕所都难受,根本不适合长期食用。
可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也别无他法。
相比之下,叶晓楠为农村提供的粮食,让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城里人。
一些村民把部分粮食做成二合面,平常偶尔吃顿好的,大部分时间用二合面充饥,如此一来,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了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