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12章 水利设备研究所

第212章 水利设备研究所(1 / 2)

从西北工业区向西北延伸着一条长达三十多公里的柏油公路,这长柏油公路和工业区的其它地区不甚一样,路边很少看到在西北比较常见的工厂或者遍布楼房的居民区,如果不是路边田地里的输电塔,恐怕人们很难相信这里也是西北的一部分。

除了这条在国内其它地区很少见到柏油路和电输电塔,路边只有一些偶尔散落着的公司农场之外,就是一些稀落的只有几十户人家的非公司所有的村落,这些村落里住着在数十年前甚至于百年前就在口外垦荒的移民。

走在这条柏油路上,远远的就能从外表上看出两者的区别,光秃秃的村落里是破旧的杂乱的土房子,而在公司农场的定居点周围却种着一些还末长成的小树,一层半高的带着简易阁楼的“楼房”和简易仓房散布在规划整洁的农场定居点中,路两侧不时可见的定居点。

因为这里地处口外、口内的交界,早在清初这里就已经出现了汉民垦殖,而较好一些的田地早已被这些早期移民占有,因而这些农场大都是建在被那些移民弃荒的沙地、劣地之中。

按照这些农场的所处的环境,也应该说是口外上最为凄凉的地方之一,在干旱少雨的口外,建在沙地横亘上的农场,因为远离水源而几乎是寸草不生。但正是这些农场定居点为人口日益增长的西北,提供着大部分粮食和肉食、菜蔬,现在这些农场已经是整个工业区日常所需农副产品的主要来源,当然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公司在这些农场里建的灌溉设施。

最初在司马决定在口外建立公司农场时,不过是想为了安置一些公司的工人家属,让她们拥有一个工作的地方,以便挣到一些钱用于补贴家用,但是随着后来从各地到工业区的移民越来越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年龄等多方面的原因,并不适合在进入工厂工作。

为了安置这些人,同时也为了为解决工业区内日益增长农副产品的需求,所以司马就在远离工业区的地方,建立了大量的公司农场,这些农场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后世的合作社形式的集体农庄,基本上这些农场的土地、房屋都属于公司,而这些移民,则是依靠承租着公司提供的土地为生。

而平时各农场相互协作,相互提供经济和社会服务,农忙互相帮忙,集体合作社负责购销、教育、医疗、文化等。新建村落由公司的农业安置规划中心和农场服务社共同规划,而公司向他们提供土地。

“叶在馥,字乃芬,广东番禺人。其父叶大铨,清光绪年间曾任广东增涉火药厂文职厂长。叶在馥少年就学私塾,15岁考入广东黄埔水师学堂驾驶班。光绪三十二年毕业,进北洋舰队实习。宣统元年被选送北京,同年又派赴英国留学,专攻造船工程。共和元年秋,考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共和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叶在馥奉命调赴美国监造潜艇,转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军舰设计与制造,年前获该校海军工程学士学位毕业。”

从后视镜里看着此时只顾得欣赏着车外的风景的叶在馥,马平格在心里默背着他的资料,作为研究所的所长,马平格当然要记住研究所在的每一个研究的资料,更何况是这么一个未来将在研究所在挑起大梁的技术人员的资料。

“可惜,全中国,只有在西北这里有这些农场,如果有朝一日,全中国的农村都变成了西北的农场这样,那该会有多好!”

透过车窗看着位于路两侧的雪原之中的农场定居点,叶在馥在心里自言自语到,来到西北已经有十多天,西北给了叶在馥太多的惊奇,虽然作为一个广东人,叶在馥并不太适应口外的寒冬,但是叶在馥仍然坚定的留在了这里,必竟叶在馥知道一点,除了西北,恐怕在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达成自己的希望。

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作为一名海军工程学学士,学习军舰设计与制造为本业的叶在馥,当然知道在这个时候,即便是自己按照海军部的委派到江南造船厂任职,恐怕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设计制造出一条军舰,那怕就是一条商船,恐怕也不会交给自己设计。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叶在馥才会在犹豫再三之后,才决定接受的西北的邀请,来到了西北从事船舶设计研究,当然更多的时候是研究性质,如果不是看到西北有入股上海船界,恐怕叶在馥也不会接受西北的邀请。

“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跑到西北这种缺水之地造船,想来全世界的造船工程师之中,也只有自己这一帮子人在水池子里头搞试验吧!”

看着自己的坐车拐进一条盘山公路之后,于是叶在馥便在心里自语到,而此时汽车速度已经缓缓减速了。

“等过了这个山,咱们就到地方了,那里就是咱们的研究所,全中国唯一一家“水利设备”研究所!叶先生,你看山腰上的那片林子没有,您的住处就在那,环境非常不错,从阳台上可以鸟瞰整个水库。研究所有的几十个技术人员都住在那里。”

待通过一个戒备禁严的检查站之后,坐在副驾驶位上的马平格扭头对叶在馥说到,马平格知道眼前的这位叶在馥可是公司费了不少周折才挖到的专家,在选房上特意给他挑选了最好的一处别墅。

“让您费心了,你们就在这个水库里研究船舶这里未来也太小了吧!”

从车窗向另一边望去,此时已经可以看到山下的那处水库,于是叶在馥难免有些失望的开口问到,原本叶在馥还以为那个研究所,应该是在一个非常大的湖泊附近,根本没想到会是在这么一个人工水库之中。

“呵呵!叶先生,这个水库的大小也许小了一些,但是满足我们目前的研究完全够用,上面已经给我们承诺了,最多一年后,我们研究所就会搬到海边去,不过在那之前,咱们得先完成公司交给的一号任务。对于一号设备研究所里的研究员都是外行,现在您来了,相信很快我们就会有所进展。”

对于叶在馥觉得这里有些小,马平格并不觉得的意外,于是便开口解释到,虽然作为研究所的所长,但是马平格知道在这些技术人员面前,自己位置更多的时候,是用来协调研究所和外界的关系,争取资金,帮助这些技术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反正说白了,马平格知道自己这个所长就是一个后勤部长。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不专业的人在后勤上给予保障。这种现象在西北普遍存在,不对专业人员指手划脚,这个好习惯实际上是从司马那里传开的,即便是司马本人,更多的时候都是信奉把不懂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做就行了,不懂行的人没有必要瞎指挥。正因为如此,现在的西北早已习惯了这种运行方式,必竟在西北一直信奉技术至上理论。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绕来绕去之后,终于来到了一个坚着高墙的建筑附近,马平格在向大门旁的警卫出示了证件之后,警卫仍然仔细核查了车上的三个人的证件后,才打电话过去。钢板制成的大门缓缓开开的时候,“水利设备研究所”的真容终于出现在了叶在馥的眼前。

“挂上挂架前,再检查一遍,不要出什么意外!”

看着鱼雷被缓缓的推到挂架附近何昌廉便开口对身旁的技术员说到,何昌廉都记不住这句话自己重复了多少次,反正从两个月前到现在,像这样的试射,每天都会进行不下三十次。

“老师,咱们制造的这种空气鱼雷,应该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的空气鱼雷了吧!像咱们的这种空气鱼雷,速度可比书上介绍的那几种鱼雷快多了。”

按照何工的吩咐仔细检查着鱼雷的马荣,一边检查鱼雷,一边开口问到自己的老师,作为大沽鱼雷局的优等生,尽管知道像这种空气鱼雷的已经落后,但是仍然忍不住开口问到。

“45节的航速,2000码的最大射程,战斗部重140公斤。绝对是全世界最先进的18寸冷压缩空气动力鱼雷,如果不是因为以气体作工质的鱼雷,排出的气体在水中会形成明显的气泡尾迹。同时,排出气体后鱼雷重量减轻影响精度的话,这种鱼雷绝对是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鱼雷,即便如此,这种鱼雷也比现在英国、日本用的几种冷压缩空气鱼雷要性能要好上一倍!如果不是公司提供的铝制的高压气瓶,性能恐怕不比英国的要好多少。”

听到学生的问题后,何昌廉便开口说到,同时用手轻轻的抚了一下推架上的末涂漆的鱼雷,在来西北之前身为大沽鱼雷局首席技师的何昌廉从来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设计鱼雷。

必竟现在海军对于北方政府而言就有如鸡肋一般,就是别说是并不重要的大沽鱼雷局,就是连海军在去年都断饷达半年之久,因此何昌廉才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和大沽鱼雷局的近百名技师、工人来到了西北,帮助西北设计制造鱼雷。

在前清时,大沽鱼雷局就一直承担着帮助北洋水师,维修鱼雷、装配进口鱼雷,几十年下来,大沽鱼雷局技师和技工都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因此自从他们来到西北之后,不过月余时间,就利用西北提供的设备和配件,帮助西北制造了第一种压缩空气动力鱼雷。

受限于大沽鱼雷局的技术问题,出于安全的考虑,何昌廉首先选择是以英制18寸冷压缩空气动力whitehead鱼雷为原型,设计制造了西北的第一种鱼雷,而其中最关键部件,就是司马从后世定购的可以承受4500磅平方英寸的气压的铝制高压气瓶。

在这个钢制气瓶成了限制空气鱼雷航速、射程的时代,重量只有其一半,承压是其两倍的铝合金高压气瓶就则成了西北制造的空气鱼雷的优秀的性能的根本保证。

“潜艇!”

最新小说: 仙道逆世传 仙帝重生:吞天邪神 神之帝 重回18岁:不留遗憾 镇天界 龙帝归来,开局便被悔婚 我在灵能学院学斩妖邪 玄幻:修为尽失后病娇剑灵强制爱 夫君,你怎么突然成武神了 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 杀人就变强我从屠宗开始证道成帝 吞噬百万神魔,我直接打爆天道! 开局长生万古,天道求我别搞事 我,天生反派,机缘美女全是我的 美味小萌仙 穿越之民国崛起 仙道 踏天之道 雪路 天地穹庐 羿神 霸神吕布 傲世仙瞳 傲神传 嚣张世子妃 仙炼之路 未来军医 雪狼突击 喋血乾坤 红尘饮 熔鼎记 仙府 战狼旗 唐师 霸仙绝杀(落情泪) 至尊逍遥神(花开的石头) 国士 猎日传奇之刺魂 千夫斩 铁血抗日 大罗兽仙 鉴仙 小市民的奋斗 重掌天宫 抗战之民兵传奇 挽天倾 祭祀妖神的少女:禁养成妃 我的美女俏房东 七色绯夏:魔法学院录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武林英雄:第一美人复仇记 邪妃惊华:废柴狂小姐 香国竞艳 我以机缘觅长生 你好,长生 玄幻自带系统,我的属性修仙人生 退婚当天,无上帝族来人 僵尸:茅山小师叔,邪术一键满级 拜入仙宗当杂役,签到万载终无敌 翕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