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太太,随着大人将她抬上车。
张二虎扶住车厢边,用布巾盖住老太太胸口,尽量稳住她的体温。
“大夫!”
一个稍瘦的汉子蹬蹬蹬骑着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赶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
“我跟你们一块儿走,要是半路有啥急事儿,我能去帮忙喊人!”
“那行!”
张二虎连着点头,
“你跟着,别掉队就行。”
牛车摇摇晃晃地启动,壮汉坐在牛背上,双腿夹紧,嘴里“哇啦哇啦”地吆喝着赶牛。
车轮不时碾过石子和坑洼,老太太轻微抽搐了一下,
张二虎腾出一只手,用掌心压住她的肩膀,将她固定好。
他咬了咬牙,皱眉思考着急救策略,
“实在不行,半路就得想办法扎几针,缓一缓她的状况。”
身后的锈自行车咯吱咯吱地跟着牛车前进,骑车的小汉子一边喘气,一边壮着胆子问,
“大夫,这老太太看着挺危险啊,不说死,但真能治得好吗?”
张二虎回头看了一眼少年,有些烦躁,却耐心地回答,
“只要济世堂人在,就绝对没问题!”
终于,远远地看到了镇上济世堂的招牌。
张二虎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他冲着骑自行车的汉子喊,
“兄弟,快去济世堂报信,就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让刘大夫和大山哥赶紧准备!”
汉子一听,二话不说,用力蹬起自行车。
牛车晃晃悠悠地到了济世堂门口,张大山和王三正焦急地等待着。
看到张二虎坐着牛车回来,两人连忙迎了上来。
“二虎,这是怎么回事?”
张大山一眼就看到了躺在牛车上的老太太,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大山哥,路上老太太情况危急,我给她扎了‘人中’和‘内关’两针,暂时稳住了.....”
张二虎跳下牛车,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珠,几步奔到张大山面前,语速飞快,
“挺机灵!”
张大山赞了一句,又急忙吩咐,
“王三,你和李二赶紧过来搭把手,把人抬进去。”
“赵小梅,去熬点安神的汤药备着,快点!”
“明白,师父!”
几人忙不迭地应声,动作迅速地开始准备。
那壮汉站在一旁,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
“这看病得花不少钱吧?这老太太家里……”
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这老太太家境贫寒,付不起医药费。
张大山拍了拍壮汉的肩膀,
“放心,救人要紧,钱的事儿以后再说。”
壮汉愣了愣,似乎没想到张大山会这么说,他张了张嘴,最后只憋出一句,
“那……那行。”
担架很快拿来,众人合力将老太太抬进病房。
老太太被安置在病床上时,张大山已经卷起袖子,开始细细诊脉了。
“大山哥,这老太太的脉象……”
张二虎在一旁,忍不住开口说,
张大山沉吟片刻,
“脉象古怪,像是癫痫,但又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