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如今言官的老大,他要不说话那就是渎职了,还让手下的言官如何服从自己。
朝会结束后,各部大臣回到自己岗位,再次开始新一轮的争论,特别是兵部现在乱套了。
新政要撤销兵部,这些人人心惶惶的,对今后充满不确定。
“诸位都坐吧,陛下让我来跟大家谈谈,诸位无需担心职位变动,改制并不是让你们降职,而是换个位置,干的还是你们擅长的事。”
王拱辰端着玻璃茶壶来到兵部,满脸和蔼的招呼大家,让大家安静了许多。
纷纷看向他,有人问道:“兵部拆解,那同僚们不是各自去不同的衙门……真不是精简职位吗”
王拱辰笑道:“你们只看到撤销一个部门,难道不知道套增加两个都督府吗怎么可能会精简人员,应该是扩编人员才是呀。”
“可五军都督府是武官系统,咱们兵部是文臣呀”
这才是兵部官员纠结的地方,兵部隶属于尚书省,大宋没有尚书省职能,但系统还在。
宰相被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三省的主官名称集中于一人,因此更确切的说,宋代的兵部隶属于政事堂。
但这次变革后,这些官员要归属于枢密院管辖,这才是他们不愿意的地方。
王拱辰自然明白这些,笑呵呵的说:“诸位眼光不能长一点吗五军都督府的确是武官系统,但诸位是文官,以文官身份进入武官系统,其实你们是赚多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赚多了”
大家面面相觑,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兵部尚书陈升之目光一闪道:“君贶是说俸禄提高赚了吧也是,武官俸禄高于文官,这是眼下还没更改的祖制。”
众人不禁恍然,还真是,宋代武官在身份上低于文官,但同级别的俸禄却高于文官。
这是赵匡胤当年杯酒释兵权后安抚武将的手段之一,枢密使的俸禄是参知政事的一倍,三衙主官俸禄等同于参知政事。
这一点跟同样重文轻武的明朝相比,赵宋显然厚道很多,地位上贬低武将,却在经济上补偿他们。
而且宋代的武将,三衙那些高官同样是可以参政议政的,不像明朝的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基本上被排斥在朝堂之外。
宋史记载,王曾在当宰相时,殿前司都指挥使暴雨时进来,王曾没有让座给他被御史弹劾目中无人。
说明宋代的武将高官,在朝堂上地位并不低,只是不让你掌权而已,其他该给的待遇还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