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永乐年间入士,一并得罪了,永乐、洪熙、宣德三位皇帝,太宗皇帝预备迁都北京,此公上疏厉陈迁都的各种问题惹得太宗大怒,打入诏狱,几乎死去,不过太宗能容忍这一号人存在?方孝儒当面骂太宗,然后就……何况此公反对迁都?于是太宗就把他的奏疏拿出来誓要找出其中错漏,然后就可以炮制了,结果越看越入迷,实话说朱棣这一支都有越挨骂越变态的潜质,太宗如此,后面的武宗,世宗,神宗,熹宗没一个不是如此的,你越骂他就越变态。太宗看完李时勉的奏疏后,竟然觉得骂的对,还是很有道理的,你骂的对,但是我不可能认错。所以此公命虽然保住了,却要在诏狱里面吃牢饭了,一年多才放出来,按说都撞一次墙了,咱就消停点老老实实的过完这辈子得了呗,此公偏不,太宗本来就不是个好脾气的,有时候为了敲打太子也就是仁宗皇帝,经常性的逮仁宗身边的大臣下狱,此公看不过眼了,又是一封奏疏,成功把自己也送进了诏狱,还好太宗当时主要目标也不是他,否则也不会有后面的事了。
然后就是仁宗皇帝登基,按说仁宗皇帝可以说是大明朝对文官最好的皇帝了,就这此公一封奏疏,给仁宗皇帝整破防了,抓起侍卫手中的金瓜朝着他就砸了过去,当场将其重伤,随后关入诏狱,后来还是杨士奇偷偷接济,送了不少药,这才没有惨死狱中,就这,仁宗驾崩之前还握着夏原吉的手指责李时勉“李时勉辱我”,气的连朕这个字都不说了,可想而知气成啥样了。
再按说,都已经N进宫了的人了,脾气该改改了吧?结果人家愈老弥坚,宣宗皇帝开经筵,然后赏赐金钱,就是金子做成的铜钱状钱币,结果有些掉地上了,人家都弯腰去捡,此公直接挺直身子一动不动,宣宗疑惑就问了,其他人都捡了你为啥不捡啊,此公答了八个字“无大臣体,无待臣体”一句话把皇帝跟大臣全骂了,宣宗觉得此公有个性,喜欢,于是再次赏赐,还亲手递给了他,不过呢是个人都想听好听话,所以就把此公打发到国子监让他自娱自乐去了。
朱祁镇听了李时勉的经历,那也是内心惴惴,想着“他不会真的打我吧?”
之前还想着,他是皇帝,谁敢打他?可是此公可不是个讲道理的,太宗,仁宗,宣宗都让他骂了一个遍,就这都没死,还能稳稳当当的干他的国子监祭酒,这就证明此公不是个榆木脑袋,但是头铁那是真的啊,想着以后要在这位讲官手下听课,朱祁镇突然觉得自己的又一次学生生涯恐怕有点不是很美好啊。
做一个好皇帝很难,一个爱学习的小皇帝那就更难了,自从日讲开始以后,他每天都要五更起床,先去文华殿学习,再去太皇太后那里学习政务,饭后还要去翻阅各种资料用来温习和回味太皇太后所教,还要温习功课,每到三六九这三个特殊的日子,还要御门听政。总感觉把自己掰成三瓣都不一定够用。
文华殿也是一处藏书处,不过不是很大,进入文华殿后,李时勉已经在此等候了,初见之时朱祁镇其实挺失望的,一个小老头,穿着红袍,云雁补子,头发花白,面无表情,传闻就没有人见过他笑。
李时勉见过朱祁镇后就带着他向至圣先师孔子行礼,随后朱祁镇坐于上首,李时勉则站着,然后李时勉就问道“陛下之前都读的什么书?”
朱祁镇回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李时勉正色道“还请陛下默写出来”。朱祁镇立刻起笔,默写着。
李时勉也上前观看,这一看就紧皱眉头,倒不是默写错了,而是那笔字实在有碍观瞻。朱祁镇本身就是穿越众,习惯了硬笔书法,后来更是成了键盘侠,那手毛笔字真真的是,反正挺无语的,然后李时勉就又问了些孩童阶段的问题,朱祁镇都对答如流,李时勉点了点头道“陛下聪慧,老臣佩服,只是这字得多练练,毕竟以后陛下是要以御笔示人的,不能贻笑大方。”
“先生说的是。”朱祁镇赶紧回答。
“那好,自今日起,陛下就临帖十张,宫中应该有不少的名家真迹,还是要多临摹,才好”
朱祁镇道“学生明白”
李时勉接着道“不过陛下书法不成仍当惩罚。”朱祁镇听后,有些无奈,这不会就真的罚了?不过李时勉接着道“如今陛下还小,这事儿怪不得陛下,有此失,错在师傅。”然后眼神一转就看向了王振,道“来人!此獠,不能尽心教导陛下杖十下。”
王振也是吓了一跳,一时间不该说什么才好。这时几个侍卫就将王振给团团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