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故事到了这里,通常都要有转折了,云挚总觉得这个故事还是有些庸俗,无非是劝导统治者不可怀揣私欲,要心怀苍生之类的……
云挚咬了一口糕点,替她说道:“这些人是不是为了争夺王杖打了起来?是不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大哥哥真厉害呢,说对了好多!”
云挚觉得怎么好像自己才是那个被哄的小孩子?他看了眼铃音:“你说我说对了很多,那意思就是没有全部说对啰?”
“嗯,没错。是有血流成河,也有生灵涂炭,可抢夺终究是会结束的,最后总有个结果。”
“那个得到的人就是这块土地的祖先?”
“我们已经不知道祖先是谁了,因为……祖先太多了!”
什么意思?云挚听出了点不一样的意味。
铃音接着说:“最后得到的那个人看似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可不久后整片地界就遭了灾,出现了大海啸,当时的百姓死了一大片。再后来,那个人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可情况一点儿也没有好转,百姓继续遭灾。再再后来啊……他们的一个大臣夺走了御理王杖,成为了新的王,可干旱又来了,又死了很多百姓……在这些灾年,鲛人也返回了海里,对这片土地再不留恋了,于是之后连指导使用的人都没有了。”
等等,这故事怎么和一般的套路不一样啊?别的传说无论悲喜,最后总有个结论,或者某种警示意义。可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就是一场接一场的遭灾,既没有缘由,也没有解决之道,那流传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云挚打断了她问:“铃音,爷爷给你讲故事的时候有没有跟你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啊?”
铃音茫然地摇了摇头:“最后那个御理王杖在纷乱中弄丢了,可这块地方却慢慢恢复了平静,又能盛产粮食和水果了。”
云挚细想了一下,前面遭灾的那些年,一定是那些帝王做了一些天打雷劈的恶事,这样故事就完整了,就能劝诫帝王施行善政了。铃音应该是在转述的时候忘记了,或者爷爷觉得那些桥段太残酷,不适合她听,所以就没讲。
“铃音啊,爷爷有没有告诉你,之前那些帝王做了什么错事啊?或者做了什么对王杖不敬的事?”
“不知道,他们还是年年去泰山上对着王杖祈福,但就是不停地遭灾。”
铃音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不知道那些帝王到底哪个步骤做错了。
云挚眼看着天色已晚,她要是再不回去估计要被先生们骂了,于是只能暂且作别。云挚一直把她送到学堂门口,虽然只听了个不明不白的故事,但他还是觉得这个傍晚过得很愉快。
铃音对着他挥手,再三叮嘱说:“写书的大哥哥,你一定要仔细写下来,写给很多很多人看哦!一定哟!”
她三令五申地提醒他要广为传播,也不知道是小孩子的固执,还是对爷爷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