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为《匆匆那年》写下了一篇不算影评的影评,用自己有限的号召力,尽量宣传一下《匆匆那年》电影。
随着电影的爆火,不同的声音也开始出现,当然有竞争对手散布谣言的原因。
例如,《匆匆那年》就是一部下流电影,教唆未成年人私生活糜烂,不负责任,还把这种行为定义为青春该有的模样。这种隐含着色情、暴力的电影就应该全网封杀等等言论。
这些言论经过有心人带节奏后,一时间甚嚣尘上,更催发了自古烂片出神曲的典故,而《匆匆那年》成为烂片出神曲的开山之作。
幕后之人通过这种鸡蛋里挑骨头加转移话题偷换概念的办法,成功让《匆匆那年》的影评分数掉了三分,原来影评分数八点一分,直接掉到了七点八分。
不过让李云意外的是,电影同名歌曲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而做为词曲作者,他的微博粉丝大大的增加,一举突破了三万人。
江玉儿的粉丝更多,直接突破百万。
与幕后相比,歌手获得粉丝的能力更强,因为除了圈内人士外,大多数人不会关注一首好听的歌是谁写的,就如上饭店一样,面对一盘美味,大部分人不会关心谁是厨子,谁是改刀。
电影最终的结果会怎样李云并不关心,实际上也与他没有太大关系,他更关心他短视频的另一个叫做“青衣”的账号。
因为就在刚刚,他的账号后台收到了一条消息,他写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成功进入决赛,作品已经发往寒蝉国进行最终评选。
如果获得名次,将会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不同奖项,国内的组织方也会给予现金及名誉上的奖励。
李云登陆到国内公示的几组参赛作品,供广大文学爱好者品鉴,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国内的文学氛围,二来也可以让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做个见证,避免出现走关系,有后门的声音。
此次展示的文学作品足有一百余部,有的是短小的诗歌,有的是一篇文章,更有的是离题万里的现代诗,国内的组委会并没有将这些作品退回,而是认真地在每一部作品的下方写了点评,以及上榜未上榜原因。
而李云的作品放在网页的最顶端,所有进入网站的人都会第一眼就能看到,点赞量已经过八千,浏览量已经数万条。
国内组委会杨怀古老先生点评:
“该诗描写祖国江南,寥寥数言,将钱塘的繁华呈现在每个读者眼前,尤其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引人入胜。全文107字,描写了风景、人文、商业、地理等多方面知识。极具传颂价值及学习价值,这部作品也称得上是近十几年来,我见过的最好作品,只是可惜,作者并只留下了笔名,并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及联系方式,还请作者看到组委会的留言时,请及时联系我们。”
诗下,有的文学人士留言评论。
“此文雄奇,立意大气,吾不及也!”
这是无名之辈模仿古人点评后起之秀。
“胡说八道而已,江南我待过很长时间,并不见佳,只有酸儒久不出门,偶见与菜园子不一样的景色,便会生出天下灵秀多汇于此的感叹。不信来我们桂省,让作者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