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那个人,或许不是最聪明的,却是最勤奋的,唯一的爱好就是一遍一遍反复进行兵棋推演,修正每一个参数,法国边境新修一座桥他都要重新推演一遍。这种人会不考虑法军进入南德意志后的政治影响?
欧朋远却不服:“别跟我说什么德国陆军有一个国家这样的鬼话,我不相信德皇不考虑南德意志邦国的反应。”
何连胜没有跟他继续抬杠,沉默应对。
刘勇强骂道:“闭嘴。等着看就是了。都两代人了,南德意志地区采用普鲁士的教育体系、铁路系统、邮政系统,早就是一个分不开的国家。德国陆军确实不太一样,德国海军归海军部管辖,陆军却直接归德皇指挥。从归属上来看,海军部这个政府机构可以完全管理海军,但没有一个陆军部门能管的了陆军。德国陆军在德国的地位比皇家海军在英国的地位更特殊。”
欧朋远不敢反驳,英国皇家海军他是了解的,但依然要受海军部管辖。
一旦开战,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现在就拥有绝对的权力,所有部门都得围绕军队运作,这是德国传统。
“俄军速度也不慢!”
何连胜看到一个年轻参谋根据最新情报移动了一下俄军位置,竟然进入了东普鲁士。
“法国人这十年来没有白辛苦。俄军动员速度确实比十年前更快,而且也很配合法国,竟然出兵东普鲁士,而不是奥匈帝国。”
刘勇强看到一点不一样的情况。放在十年前,俄国虽然也能动员出庞大的军队,但反应速度没这么快,最少也得一个月,他们才能动员起来并开到前线。法国那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法郎没有白花,铁路没有白修。
“俄军至少有两个集团军,二十万人进入了东普鲁士。”
何连胜核对了一下情报。
这才第一个星期,双方动用的都是现役部队,都打的是速战速决的主意。
之后几天双方战线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开战头几天的攻势结束,都需要调整一下。再精密的计划,总有部队跟不上,需要及时调整,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第一周双方就已经明牌,德军就是冲着巴黎去的。
三天之后,以为三方都还在休整,结果一支德军出现在塞纳河畔的诺曼底地区,已经绕到了巴黎背后。
“果然是施里芬的施里芬计划,他执行的更坚定。”
刘勇强赞叹一声,军队已经开进这么远,可以用狂飙突进来形容,这肯定是一支不顾惜马力的骑兵,或者法国过于混乱,甚至来不及撤退,或者撤退过程中连铁路都没有破坏。
另一支德军突破亚眠防线,渡过索姆河。
还有一支德军逼近马恩河,德国的右勾拳即将打到巴黎。
而法军虽然也在前进,速度却慢了下来,他们向北推进,被挡在莱茵兰地区,看样子目标是冲着鲁尔工业区去的,德军不可能不防守自己的重工业基地。
“陛下法军撤退了!”
最终是法军承受不住政治压力,法国政客在德军兵临巴黎城下的局面下,召回了前线的军队。法军撤的很快,也很顺利,因为她对面的德军实在无力追击,防守已经耗尽了力气。
“可惜了,法国本来有机会赢得这场战争的。”
基于这是一场长期战争的认识,刘勇强认为法军主力突袭鲁尔工业区的重要意义,甚至超过德军攻占巴黎。大不了组织巴黎疏散,破坏对方的军工产业之后法军还有一战之力,德国却未必有。因为德国的煤钢基地集中在鲁尔地区,法国却分散在全国各地。此时的分散,反倒是他的优势。
双方目前都想着速战速决,而法国不敢丢失巴黎。这或许早就注定,谁让德国首都距离德法边境更远呢。
法国这一退,将彻底失去主动进攻的能力,从此只能被动防御。战前制定的所有攻击方案全都成了废纸。
现在就看德国人的施里芬计划能不能真的见效。
如果成功了,那就是闪电战提前出现。
“关键在突防能力!”
刘勇强判断道,德军不缺快速机动作战能力,缺的是重点突破防线的能力。万一被机枪战壕铁丝网绊住,那就成了烂账了。必须运动起来,靠机动优势才能快速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