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以巴特尔依靠敏锐战争嗅觉,在德军发动突袭前,从德军众多露骨的试探中判断出德军将要进攻为前提。
位于巴特尔驻地前方边境线上一队尽忠职守的苏联哨兵,以最大努力发出的枪声警告。
成功在德军为了隐秘只使用了极少数炮火准备的条件下,在德军隐秘突袭部队到达前,唤醒了这支比大多数苏军都更加机敏的建设部队。
二是,波三小地区,“在俄罗斯族出海口情节加持下(划掉)”,作为苏联与德国在北方最为关键缓冲地带和保卫苏联至关重要的波罗的海航线(其中包含在整个卫国战争中都极为重要的北极航线),以及波罗的海海军基地等一系列重要战略地点,苏德双方投入的关注度都很高。
于是在些至关重要战略地点的压力下,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司令员库兹涅佐夫将军(就是用于俄罗斯现在唯一航母命名的将军),成为了在德军突袭前,在斯大林先入为主,不愿意信任大量明确德军将要发动突袭的情报,并命令所有一线苏军采取消极应对方案时,唯一一位提早做出一些反应的军区司令员。
(此处增加勘误,经过读者提醒,作者菌发现,同一时期苏军有三个裤子将军,分别是
1海军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战前职务是海军人民委员,也就是航母的命名来源
2西北方面军(波罗的海特别军区)司令员,费奥多尔·伊西多罗维奇·库兹涅佐夫
3西方面军(西部特别军区)下属第3集团军司令,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库兹涅佐夫)
在6月18日,德军发动突袭前三天,库兹涅佐夫将军就向下属部队,下达了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
虽然受限于更高层级命令不能进一步有所作为,库兹涅佐夫将军仅仅只能命令部队“继续完善前沿阵地”,并且“只有在遇到敌人侵犯边境的情况下,才能占领前沿防御阵地”。
并专门警告一线作战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我们的部队受到挑衅或惊慌失措……一切工作都要做的悄然无声、坚决有力、小心翼翼。每位指挥员和政工人员都‘必须’清醒的认识现状。”
(正是这一命令,使得同样作为一线部队的巴特尔建设营,也收到了来自上级的隐晦警告。)
在此后的几天中,波罗的海特别军区各级指挥机构,都在这一略有矛盾的命令中,下达了更为具体但更为矛盾的命令,对此一些部队采取了措施,而另一些则无所适从。
因此在德军入侵前夜,尽管库兹涅佐夫将军,小心翼翼的不断越权下令整个军区,在各方面加强战争准备,但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致使除去巴特尔所在的阵地等少数阵地,更多的苏军一线防御在德军的突袭下,仍然一溃千里。
例如德军的第291步兵师,就在第一天的进攻中到达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边境。而到了第二天早上,该师的第505步兵团已经夺取普里耶库莱。这意味着在进攻开始后的第34小时,这个团已经深入苏联境内将近70公里。
更有甚者,如德军第8装甲师和第290步兵师在进攻的第一天,除了在突破苏军一线碉堡群时遇到了一些零星抵抗速度略有减缓外,在其他时间中夺路狂飙。最终成功在一天内冲入苏联境内80公里,夺取了位于阿廖加拉,跨越杜比萨河谷的高架桥。
这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冲向横亘在其最重要战略目标列宁格勒前的关键天险——道加瓦河(西德维纳河),总计约350公里闪电战旅途的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