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无论倭国使臣从哪里登陆,又是何日何时踏足大明,在哪个行省逗留几日。
这些消息锦衣卫都能一览无余。
可偏偏这次!
礼部事先没有接到倭国使臣前来朝拜的文书。
锦衣卫对倭国使臣一路上的行踪更是丝毫不知。
就好像他们是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大明京城的一样。
“查!”
“此时尤为要紧,定要好生严查!”
“倭国使臣没有路引,没有礼部凭证,他们如何越过各地关卡,抵达应天。”
“朝臣之中定有人暗中相助!”
“嗯.....”
被老朱这么一提醒。
朱标几乎是下意识般,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詹徽的名字。
詹徽便在礼部,他最有可能最早接触到倭国请求朝拜的文书。
而且礼部也能开具凭据,不需路引先可穿过各地关卡。
这么说来....
当看到朱标眉头微皱,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老朱洞若观火,当即问道:“标儿,你可是已经猜到何人相助倭国使臣?”
“嗯....”
“儿子还需查明。”
“好!一定要严查!”
生怕朱标对此事不以为意,老朱继续提醒道:“此事虽小,可也是越过法令,将你我父子蒙在鼓里。”
“为君者,治下大事小情自要洞悉无余。”
“受人如此蒙骗却不严惩,有失帝王之明!”
“是。”
朱标应了一声,连连点头。
老朱就是这性子,大明境内的事情他可以不想了解,但不能不了解。
老朱绝不可能容忍有人欺瞒于他。
历史上的空印案便是绝好的例子。
反观眼下!
朱标很清楚,倘若此时自己说出詹徽的名字,老朱定会当即下旨,无论那詹徽是出于何种目的,定会将他立时斩首。
之所以隐瞒,倒不是朱标器重詹徽,打算尽力保全他的性命。
只是詹徽却让朱标有些看不太清。
甚至朱标都不知道詹徽如此做,究竟是何目的。
包括前几日的京郊山庄,朱标直到今日还弄不明白詹徽究竟是个什么打算。
“不过标儿,对倭之战犁庭扫穴,你当真拿定了主意?”
“自然!”
提及这个,朱标面色一凛,郑重说道:
“倭国逆贼,非尽除不以解恨!”
“对倭之战,自是要犁庭扫穴!”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