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一说到商机,立马眼睛都瞪圆了,邢得兵的建议值得重视,如果要开个养老院,没个好场地哪成。
他们走着去看了那个闲置的上品小学,这一看,初寒妞更加喜欢,按照告示上的电话,拨了过去:“你好,我看到咱小学要出租或转让,租金一年多钱?”
对方:“六万,如果长租,五年以上,一年租金五万。”
初寒妞:“那转让呢?”
对方:“这个得当面商量,咱可以约个时间洽谈。”
初寒妞:“那样吧,你等我电话,不过大概钱数是多少,能不能给个方向。”
对方:“七百万。”
初寒妞:“真不低,我得考虑考虑,七百万不是小数目。”
涉及到这么大资金,初寒妞有点为难,公司账上总共就三百万,那四百万从哪儿出。买下最好,可是所押资金巨大,干康养中心得多少年能回本呀?
回到公司,初寒妞开车把邢得兵送回后山村。初寒妞问,“这两年你家的大棚都是嫂子在管吧?”
邢得兵:“就两个大棚,李湘英不让我插手,她把辅导孩子学习的事交给我,春生也听话,从来不调皮。”
初寒妞:“听说你们的孩子没保住?”
邢得兵:“李湘英说了,庄稼不长,年年种,必有一年好收成,上秋我们准备再要。”
初寒妞:“这回可得注意,该保胎就保胎,大龄妇女要孩子,成功率低。”
盘下学校的想法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就像是有根线牵住她的神经,不想都不行。可是钱从哪儿来呀!
以商超卖场的收益,去了房屋租金、入股分成和其他开销,到年末成个几百万不在话下,但是也不能把那块资金都挪用在购置房产上。
邢得兵说的对,融资。身边的人,如熊迹绣、叶秋、齐静启、栗冰和菊馨,他们都有钱,多少不同罢了,还有栾一东也有钱,这些人每人出点,一凑巴就够了。
不,不能涉及人太多,熊迹绣、叶秋和栗冰,有他们三个,每人拿个百十个,不疼不痒,这笔资金就到位了,他们愿意借我吗?
与校方约个时间谈一下,双方见面,进入正题,开始讨价还价。
初寒妞:“我有心要买,但你们的要价有点虚高,这几年房产降价很多,七百万不值。”
校方:“价格可以商量,要是现金一次到位,应该可以优惠一百万,六百万不能再少,你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也是最后价格。”
初寒妞:“我筹下钱,容我三天时间,如果三天之内若没信,你们可考虑卖给别人。”
胆子够大,大概在脑子有个雏形,就敢张罗拿下这处房产,以她的预测,开老年康养中心是赚钱的,如果做的有特色,入住率高,收益率会很乐观,当下能做又能赚钱的事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