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凡:“爸,你又住院了?!”
轩坤:“哦,刚才说跑嘴了,不想告诉你,我用锄头刨地刨到自己脚面上,做了手术接骨,早都出院了。”
轩逸凡:“你自己净捉妖,老实待着得了,开什么地,你身体能行吗?你住院又花了不少初总的钱吧?”
轩坤:“她可是没少花钱,不过你爸会一点点还的,他不让我告诉,怕你工作分心,你也别问,等明天我去我开的那块地,我给你拍个视频,我种了好几样蔬菜,都是特色菜,说好了,收割时初寒妞全部包购,她拿到卖场或直播带货销售。”
天暖了,大地全绿了,初寒妞接待了一个乡游团,一共二十人,打算安排在东沟村,到山上采挖野菜、去姜爷爷峰场观摩,可以现场购买蜂蜜,再到阮淑芝家的大棚看看,中午再吃顿农家乐饭。
接到任务,由轩坤组织安排,首先是准备午间的饭,阮淑芝家养了鸡,还有野菜,去年晒的干菜,拢拢就是十个菜,唯独没有鱼。
把菜谱给初寒妞转发过去审,她又做个别调整,这桌菜肴就算敲定,在村里再收点笨鸡蛋和笨鹅蛋,笨猪肉村食杂店有售。
主厨由轩坤担任,帮厨是阮淑芝和那个雇工,头一天晚上就备上菜,小笨鸡提前烀出来,上桌前下上蘑菇,回回锅就好了。
这是今年头一次组织乡游,根据游客意愿,双方做了沟通,告知都包括什么项目,他们要求也很简单,就想感受下乡土风景和乡下生活,走一走看一看,再采挖点野菜,吃顿农家饭。
因为有带团经验,关键是吃好那顿饭,再亲自动手采挖野菜,其余都是一走一过,不是乡游重点,人家要的就是一种感觉。
当年轩坤做头一份工作是在饭店改刀,看着厨师上厨,久而久之也会掌勺,偶尔也上灶炒菜,慢慢的,他变成了厨师。
就是从当厨师开始,赚到闯荡人生的资本,包点小活干,几年下来也敢盖楼,真正成为大老板。
虽说多年不上手,早年的底子,操作起来就上手,一点也不在乎做不好,吃的不满意。
一早由初寒妞带队来到东沟村,雇了一个中型面包车,一车就拉来,头午先去跑山采野菜,每个游客收获满满。
采的来劲,到午间饭顿都不肯下来,饿驱使他们不得不回来填饱肚子。天好,饭桌摆在阮淑芝家当院,大家围上饱餐,地道的农家饭菜,吃得他们心满意足,能喝酒的,敞开了喝,本村家庭作坊酿的小烧,味醇好喝。
下午先去了峰场,又是一顿消费,乐得姜爷爷合不拢嘴,眼睛都笑成一条缝。接续的是去阮淑芝的大棚和轩坤在山脚下开的自留地,许多人预定了蔬菜。
丰满的一日游结束,游客坐上车还意犹未尽,流连忘返。有几个人还跟初寒妞打招呼,过后他们还会带人来。
这次乡游,作为带团向导,初寒妞未过直接收益,而阮淑芝做了两桌饭菜,小有利得,她对轩坤说,“咱也不能让初寒妞白忙活,从招待这顿饭赚的钱中分一块给初寒妞。”
轩坤:“这话我都说了,人家不要,虽然带团纯属义务,间接也宣传了有机菜,她想要的是放长线,钓大鱼。”
阮淑芝:“我寻思人家帮着咱赚钱,咱不该没有表示,下回有这事,我得跟初寒妞明说,哪怕收益对半也行。”
轩坤:“说说无妨,不过以初寒妞的眼光,她的初衷不在这肉眼可见的薄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