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史杨弘这时给了阎象一个眼神,要他冷静,不要太冲动说不该说的话。
阎象毕竟是一位老者,心性比年轻人要坚韧,很快他冷静了下来,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容不得他再犯错,若是冒犯了主公非但不能阻止袁术称帝,还要祸及满门。阎象是淮南当地门阀世族的人,向来德高望重,城府极深,今天这冷不丁的着了袁尚的道,算是吃了一个哑巴亏。
杨弘见阎象话都没有说完,就被袁尚暗地里的一番操作给弄得主公猜忌,此时阎象说再多的话也是无济于事了。
因此只有自己站出来了!
杨弘出列,拱手施礼道:“主公在上,若是主公怀疑阎公与我受人贿赂,我等无话可说。只盼主公细想,我和阎公都是世家之人,岂会因区区金钱而悖主进谗言?请主公勿疑!依我看,袁尚在私下搅动我淮南局势,居心叵测。且不说他是否激将主公,弘只想说称帝之事本身。主公可知周文王哉?”
袁术刚刚满怀激情被阎象泼冷水说是中了激将法,这会杨弘又把古人搬了出来,他无奈的点点头:“周文王谁人不知?”
杨弘说道:“夕者周文王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却依然向殷朝俯首称臣,被世人称之为仁主。今主公不过拥有淮南之地便想称帝,恐为天下人非议!称帝之事事关重大,望主公三思,且不可因一封书信,几句嘲讽便妄下决断!”
原史中杨弘便是用周文王的例子来劝谏袁术不要称帝,如今袁尚穿越后他依旧用儒家思想去约束袁术。但是根本不好使。袁术不是腐儒,他是门阀世家出身,看惯了强权与武力才能解决问题之人,拿儒家思想去劝一个野心家,这药不对路。
同时也说明杨弘此人智略不及,一个谋士出谋划策,除了计谋的正确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主公听了能够采纳!这就得谋士至少了解主公是个什么人!他的性格,他的所思所想是什么。这袁术要是孔融嘛,你用儒家思想,用周文王去劝谏,没准好用。对袁术来说简直是无稽之谈!
袁术听后摆摆手,根本听不进去,随口便反驳道:“周文王如此贤德,却怎选了周武王继位?武王伐纣,天下归心。吾不做周文王,吾要做周武王!”
杨弘此时有种被泥巴堵住嘴的感觉。袁术说得没错,周文王不想当天子,那干嘛选一个想当天子的儿子做继承人?周文王的儿子都不听他老子那一套,我袁术干嘛学周文王?!
阎象此时冷静下来,听杨弘以虚名劝谏,岂会说动主公。于是阎象又出来说话:“主公,臣想说的是,称帝之事绝非宫闱之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称帝引发之后果,主公可曾考虑过?届时天下人皆以主公为乱臣贼子,必会引发讨逆的大军兵临城下!不消说别人,许昌曹操,徐州吕布,荆襄刘表都会打着平叛的旗号对我淮南用兵!就算我军兵精粮足,但注定是一场恶战!那时主公该如何是好?”
阎象比杨弘的高明之处就是他了解主公袁术是什么人,知道和袁术讨论事情不能讲虚名,得讲利害关系!
袁术闻言果然有些犹豫了,他最担心的也是此事,自己称帝后,群雄来犯!
可是袁术的一切顾虑,袁尚都提前替他想到了,他也早早的给张勋和纪灵洗脑,灌输了很多方略,称帝引发的战事,张勋和纪灵都有应对之策,以便打消袁术的顾虑!
张勋闻言再次出列发言:“阎公所虑虽实,但真正有实力与我一战的强敌却可谓屈指可数。不过曹操一家尔!阎公又何必杞人忧天?”
张勋自从被袁尚洗脑后,把袁尚很多潜移默化传递给他的策略都烂熟于心,此时正好当着主公袁术的面展示一番,不枉自己作为淮南军事大都督的官职。
阎象却十分不屑的模样:“大都督这是糊涂了吗?怎么可能只有曹操对我们用兵,徐州吕布,荆襄刘表,乃至江东孙策,哪个不是拥有武装?到时天子必发讨逆檄文,群雄响应,主公便成为第二个董卓!”
张勋冷笑几声,说道:“阎公怎么如此笃定曹操以外的诸侯会向我淮南用兵?而不是归顺于主公?大汉天下已经名存实亡,天下九州已经各有其主,谁家不是各自为政?
徐州吕布,三姓家奴,只要许以重利,必倒向与主公!
孙策小儿,能占据江东,还不是靠着主公借给他的兵马,到时封他为吴候,他是做汉朝的吴候还是主公册封的吴候,还不好说呢。
刘表年迈,焉能用兵?自守都捉襟见肘,何敢攻杀我淮南?
曹操若是为了保住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筹码,倒是与我有一战,但他北连冀州,南接淮南,他若敢发兵淮南,主公书信一封让河北袁绍攻杀其后方,曹操腹背受敌,岂能不败?
因此阎公过虑了!主公登基后只要坐稳三年,想必周围的诸侯皆会来降,哪个又敢以卵击石的向我用兵!?”
张勋这是把那晚袁尚在他府中描述的冀州称帝后的战局分析套用在了袁术身上,再加上一些他自己的看法,讲得倒是头头是道。袁术听后颇感有道理,阎象闻言也一时无法反驳。
张勋讲完,纪灵又出列给出具体的谋略,当初纪灵是心中不支持袁术称帝的,因为一旦战事起,他恐怕要对战吕布这等强敌,这是纪灵十分不愿面对的。后来袁尚说河北收服吕布的思路是让袁尚娶吕布的女儿吕玲绮,让吕布当国丈,用家族联姻绑定他。纪灵来了个换汤不换药,他建议袁耀娶妻吕玲绮,让吕布与袁术联姻,届时吕布为了自己的独生爱女和自己国丈的权位,必定与袁术联合,成为盟军,曹操若来袭,吕布直插曹操老巢许昌,或者驰援汝南,曹操不出三个月就要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