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助与萧家穗一行,带着柴进的重托,缓缓驶入略显凋敝的蓟州城。抵达州衙后,杜壆正愁眉苦脸的深陷案牍之中,抬头看见李助、萧家穗后,顿时喜出望外,直接大步迈过摆满公文的木桌,迎上前来。
李助见状,沉下脸来,冲杜壆说道:“刚在哥哥面前夸了你严谨稳重,怎又变得轻率起来?”
即便如此,杜壆依然难掩喜色,笑着答道:“让两位兄长见笑了,小弟实在是不擅长文书之事。”
言罢,便迫不及待将符印全部交接给李助、萧家穗,而后竟头也不回的奔出门去。徒留二人呆立原地,苦笑不止。
初至蓟州,李助与萧家穗并未急于施展拳脚,而是先深入民间,走访军营,用几日的时间细心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政务要务及军队状况。
经过深思熟虑后,二人决定驱逐辽籍官吏,并火速提拔了汉官填补空缺。紧接着,为了缓解百姓的困苦,提振经济,李助与萧家穗决定大开府库,济民酬军。
这一番举动不仅赢得了民心,曾头市军士们得到充沛的饷银后也间接拉动了城内经济,可谓皆大欢喜。
若说曾头市与辽人权利交接过程中,对蓟州城内谁的生活改变最大,病关索杨雄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
在蓟州城破之际,杨雄就因为汉人身份未受波及,还协助曾头市整顿街市秩序。杨雄虽然存了私心,借曾头市抓捕趁势作乱投机取巧之辈,将欺辱过他的泼皮无赖悉数下了大狱,但杜壆众人确实看到杨雄为了重建街市、严惩盗贼而事必躬亲的态度,因此在李助、萧家穗面前特地为其美言了几句。
考虑到正是千金买马骨的好时机,负责大小官员人事任命的萧家穗并未吝啬,直接给其升到司理参军,杨雄一跃成为蓟州监狱的最高长官,并得到了极为丰厚的赏银。
成为司理参军后,杨雄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妻子潘巧云看见杨雄身穿官服,头戴乌纱,手捧丰厚赏银归家时,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仅言谈举止间尽显温柔与顺从,还开始主动上前服侍杨雄。
街坊邻里也看到了杨雄的崛起,也纷纷对他另眼相看,隔三差五地送来礼物,企图与他拉近关系。
杨雄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水涨船高,也让其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被人瞧不起的穷小子,而是成为了人人称赞的“杨大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杨雄心中那份被压抑已久的雄风也随之重振,几度耕耘终于有了回报,潘巧云怀上了他的孩子。而潘巧云也趁机臣服于杨大人的官威之下,不仅收敛了放荡之心,还准备踏实地在家中相夫教子。
这一切的变化,让杨雄深刻体会到站队的重要性,因此更加坚定不移地拥护起曾头市的统治。
随着民心凝聚,经济逐渐复苏,萧家穗开始张贴告示,招兵买马,广纳贤才。消息一出,便点燃了无数有志青年的心中之火。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从四面八方涌来。
燕赵大地从不缺慷慨悲歌的义士,况且饷银丰厚,待遇从优。因此不到半月,便得兵马两万余人,只待稍加训练,初具战力,便可拉上前线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