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子里的老少爷们跟疯了一样往外跑,有些听过三立书院的学生们讲过情况的,并且深信不疑的人,还带上了早已经打包好的财物。
一群人很快就聚到村里最空旷的学院操场那几名痞子,也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只一心想找到自己的家人,希望他们没事。
值得庆幸的是,整个镇子基本没什么人出事,从临汾到太原,地震波已经被削弱再削弱,加上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们对这些书院学生们和皇帝朱克臧的话深信不疑。
用他们的话就是,“皇帝就是神仙转世,他不仅能驱逐鞑虏,还能将死人救活,这感应到地龙翻身,不是很正常”
也正是这种很朴素的迷信。
尽管大明上下尽全力疏散临汾主灾区,但没有余力疏散诸如太原这样的地方,但太原这种地方没有出事。
他们这一个月天天被官府进行演练,知道如何逃生。
而且皇帝已经给出了准确时间:5月18日晚上,很多山西人这一晚根本没敢睡。
他们一感受到不对劲,第一时间就跑去外面。
但有一些年久失修的房子,还是倒塌了。
那些百姓自家年休失修的房屋倒塌,心如刀割,有些承受不住这般打击的,直接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先不说贫苦人家盖一处房子要辛苦多少年。
与此同时,不少人也是打心底里感到庆幸和感激。
眼看现在如此大的动静,这要是没得到皇帝的提醒,恐怕凶多吉少。
只能说人还在就好,只要人在,那就还有希望。
就算是乞讨,也还是能活下去的。
要相信大明,相信皇帝陛下。
太原三立书院。
三立书院上下那都是得到过提醒的,这不比之前的演习。
等到地震以来,书院的师生们迅速按照之前规划好的路线逃生,全部都集中到了操场上。
好在知行书院的房屋全部都是新建的,因为经历过明清战争后,三立书院破败不堪,无论是鞑请还是新大明,都有对三立书院进行翻修。
新大明建设的房屋,没在这里面弄虚作假,所以书院的房子大都只是晃了晃,震下来一点房梁灰,没有任何房屋倒塌。
一场临汾大地震下来,对大明的影响屈指可数。
人员伤亡极少,也就是主灾区的房屋得重建了。
但这对于基建狂魔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些平阳府的临汾人,大多被安置在洛阳府。
此时的洛阳府,临汾新区。
临汾新区是大明洛阳官府专门划出来安置灾民的。
“对对对,立生祠,皇帝陛下这样的神迹,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应该让伟大的皇帝陛下享受人间香火。”
“对对对,赵老头他们已经赶到前面了,他们在新区已经募捐建造了生祠,我们一定不能落在后面。”
“没错,我们要让神仙陛下的神迹发扬光大才行。”
就这样在鸡一嘴、鸭一嘴的诉说中,这群原本因为搬迁失落的临汾人,因为地震如约出现,慢慢彻底转变为狂热的态度。
似乎除了立生祠,宣扬神仙的神迹,这样才能对得起朱克臧忠诚的信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