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来到台上,他先是对着台上一排首长立正敬礼,而后转过身朝着台下的众位首长敬礼。
握拳快步跑到一侧站定。
坐在最前排边缘的杨传州,则是麻溜的起身,给陈钧递过去话筒。
类似的场面经历多了。
陈钧自己都觉得他应对时,免疫力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反正这会议室灯火通明,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的盯着他,以前那种心跳加快的紧张感,已经慢慢消失。
“开始吧,就分享你带领合成一营时,最有感触的例子。”
陈焕然看到陈钧上台站定,他鼓励着说道。
“是!!”
陈钧得令,他抬头认真的回忆了下,当初一营组建时遇到的困难。
其实他都算是好的了,毕竟有前世记忆打底,进部队没几年就一直跟合成化打交道。
全陆军合成化后,一线的步兵数量极其有限,除了跟合成化打交道,也没别的单位了啊。
这也造就陈钧组建合成营,几乎是处于开卷考试的程度,不用苦思训练方向,不用整天泡在训练场啃专业。
做好统筹工作,知道怎么安排
可就算是这样,也无法避免初建一营时,遇到的种种难关。
陈钧看着台下,一众首长都将目光投到他的身上,他本来是想学着刚才首长的样子,拽两句高深点的词。
奈何上来的太突然了,准备不充分。
干脆握紧话筒,声音洪亮的说道:“各位首长好,我叫陈钧,目前在摩步179旅担任一营营长。”
陈钧的自我介绍,并没有引起台下众人的意外,并且有不少人都将身躯靠在椅背上,饶有兴趣的盯着。
那姿态,似乎是很期待陈钧的分享。
“先说下我对合成化部队,最直接的认知吧,我认为一营从最初的摩步营,改编为合成营,就是完成了从人力密集型,转变到装备密集型。”
“在作战方面,合成化相比之前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战争的场面有多大,投入规模有多大。”
“战役战斗都是由营,连,排,班这些基层单位去实施,再大的战役,都要具体化到战术分队行动上。”
“合成基层单位装备型的转变,对于以往人力密集型,在作战的任务上不会有什么变化。”
“最为明显的进化到现代兵器条件下,合成化要比很多眼下的临时搭建的作战组合,少了无效冗余。”
“就拿进攻型战役举例,如果一个团要去打这场仗,让一营去打主攻,那么依照现在的作战方针,团里面就要把这次打击模块,情侦模块,保障模块全部加强给一营。”
“一旦一营进攻受挫,或者被重创,那么就相当于全团失去了战斗力。”
“因为主攻营损失的不仅仅是自身兵力,还包括了团一级的力量,这种损失就算调动二营,或者调动三营,也压根补不上去。”
“原因是技术性装备,和专业部队方面的战损,已经彻底被摧毁,造就整个团都要被浪费掉。”
“但合成营不存在这个问题,任何单位序列中只要有多个营级合成单位,一個营进攻受挫,另一个营就可以立马补上去。”
“不仅效率大幅度提高,并且也能满足规范化,模块化的部队,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需要的战术单位。”
“哪怕战后重整,也更加快捷。”
陈钧分享着自己见解。
台下众人听的也是津津有味,毕竟合成化的观念又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早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在尝试。
只不过受制于军费支出,装备型作战单位,压根组建不起来。
如今的转变,也不过是顺流而下的必然结果。
常规单位无效冗余度始终存在,这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就比如说国庆练兵时,陈钧带领一营打215区域蓝军驻军,别看对方是五个营的兵力齐聚。
事实上,这五个营最少代表了两个团的大部分火力,一战过后,215区域蓝军惨败也直接导致后方压阵的团级单位,战斗力大打折扣。
趁着陈钧讲话歇息的空挡,台下一名大校,瞅着应该是师长,对方盯着陈钧看了一会。
他突然开口问道:“陈钧。”
“你说合成营作战效率提高,这我不持反对意见,但成模块化的营级单位,不借助组建的火力开赴战场。”
“那这样的营级单位,能禁得住损耗嘛?”
“模块化营固然有快速支援的能力,但效率,有时候并非是战场上一味追求的核心。”
“我打个比方讲,如果我要安排一个主攻营,我会把师里的师直属侦查连,防空连,电子对抗连,师炮营的一半,师后勤的一半全部加强给我的主攻营。”
“再安排一个团长或者副师,带七八个参谋驻扎到营部,以这种规模开赴战场。”
“无效冗余肯定存在。”
“但这样的主力营,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以及作战能力,是否要比你所说的模块化营,更能经得住消耗呢?”
“合成营是会因为模块化,调度速度非常快,只不过我一个主力营就能打的仗,为什么非要向战场继续投送两个,甚至三个营呢?”
这位师长询问时声音不高,但在整个会议现场静悄悄的环境中。
却也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陶军明坐在后排眺望了一眼,从背影上他没认出是谁,应该不是第一集团军的人。
要不然,单单是通过讲话的声音就能判断出来是谁。
更何况,一个集团军的人也不会在这种场合,突然进行发问啊。
说到底还是刚才上面开会内容,再一次牵扯到要动师级单位。
导致一部分老同志心里有了情绪,故意将矛头。
对准了上台做分享的陈钧。
陶军明听得浓眉紧蹙,他有些担心陈钧没有万全的准备,从而无法应对这次的突然发难。
杨传州坐在前面,他显然也没想到,自家兄弟一个上台分享而已。
怎么还有师长级别的干部,站出来突然发难了?
这种会议,就以陈钧的级别,按说让他上台也顶多分享一些实际的经历。
压根左右不了上面的决议。
毕竟军改有专业的人员,来研发整个体系,拥有海量的研究军费。
一营能顺利成为试点,上面放任组建,那也是因为陈钧当初提交的编制细则,符合研发人员的设想。
咋还有人真的去针对一个营长?
会议室静悄悄的,台上坐着的陈焕然,沈宏伟,柴岩松三人都没吭声。
他们神情严肃的坐在那里。
似乎是没有听到刚才的那些询问般,压根不打算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