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大胜喜讯传京师,百官汹汹议封赏(合章5k3)
清晨,洛阳,皇城寝宫。
大汉皇帝行的是五日一朝的制度,今日并非上朝的日子,故而万年女帝此刻正在房中睁着惺忪的睡眼,在宫女的服侍下洗漱更衣,准备之后稍稍活动两下,做做大将军教习的那个什么孕妇体操。
突然间,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传来,隔着老远,万年就听到了小黄门那尖着嗓子的喊声:
“陛下陛下!”
“大捷,大将军大捷呀!”
小黄门噗通一声跪倒在门前,高高举起手中象征着胜利的战报,声音颤抖而尖锐:
“大将军冀州之战取得辉煌大捷,二十万冀州军全军覆没。邺城、巨鹿双双归降,反贼韩馥已是穷途末路,冀州全境指日可定呐!”
万年女帝原本还带着慵懒倦意的双眼瞬间瞪大,眼中满是惊喜与振奋,顾不上发髻还未梳理整齐,裙摆也略显凌乱,抬脚便朝着门口疾步走去。
“使不得,陛下使不得!”
红儿一把拉住万年,急切说:
“陛下身孕在身,可不能着急呀。”
万年这才回过神来,她抿了抿嘴,轻咳一声:
“快,把战报给朕呈上来。”
小黄门手脚麻利地站起身,一路小跑进殿,双手将战报高高举过头顶,递到万年面前。
还不待宫女们伸手,万年就将其一把夺过,她修长的手指迅速展开战报,目光如炬的扫过上面的文字。
随着视线的移动,万年的嘴角渐渐上扬,勾勒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眼中的赞赏与喜悦愈发浓郁。
“好,好啊!大将军当真是了不得啊!”
万年喃喃自语,将战报交给红儿,然后抬起头来,望向门外,脑海中浮现出苏曜在战场上金戈铁马、奋勇杀敌的英姿,心中满是倾慕与感概。
她无比庆幸自己能有如此得力的夫君,在这乱世中能够护国平叛,重振大汉国威。
“陛下,大将军治国安邦,无所不能,此次又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定要好好赏赐才是呀。”
红儿看了战报,兴奋的攥着小拳头,也是跟着高兴的不得了。
见红儿在这替苏曜请赏,万年不由嫣然一笑:“那是自然。”
“大将军为我大汉立下汗马功劳,这赏赐自然不能薄了。”
说罢,万年对小黄门下令:
“传旨下去,召百官入宫,把这个好消息都告诉他们,也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喏!”
小黄门领命匆匆而去,不多时,整个皇城便忙碌起来。
各宫的太监宫女们脚步匆忙,在宫中张灯结彩,奔走相告这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宫外,一道道旨意如雪般飞出,传向京城各部官邸与百官大宅,召集满朝文武速速入宫,共商国事。
随着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传遍京师,京师洛阳被这突来的喜讯唤醒。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大将军苏曜的又一次辉煌胜利,街市上,商贩们挂起了红灯笼,酒肆里则人声鼎沸,到处都在谈论着大将军的事情。
而皇宫内,万年女帝已换上了正式的朝服,端坐在“御座”上,伸着脑袋看向宫外,不时问身边的红儿,百官们到了没有。
“百官们都在门外候着,陛下莫急,礼不可乱呀。”
红儿见这陛下如此急切,抿嘴一笑,然后伸手帮她整了整稍稍散乱的发冠。
对于女帝的急切,她非常能够理解。
心爱的男人搞了这么大的事情,怎能不让人满心欢喜、迫不及待想与众人分享荣耀呢
不多时,朝中的文武百官就陆续赶到皇宫,他们在在宫监的引领下鱼贯而入,依次在大殿中站定,齐齐向陛下行礼。
“众爱卿平身!”
万年抬了抬手,示意诸人落座,然后便笑呵呵的让红儿出列,展开战报现场念给群臣百官们听。
那战报上详细描述了邯沟之战的惨烈与辉煌。
苏曜率领汉军先是在邯沟城外大破麹义的五千铁骑,随后巧用内应,联合张郃、麹义等倒戈将领,在决战中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了耿武的二十万大军。
耿武、程奂和赵浮等人尽皆被斩,冀州军主力灰飞烟灭。
邺城、巨鹿两地守将听闻其大军惨败,军心大乱,纷纷开城归降。
时至今日,韩馥困守高邑,几成孤家寡人,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红儿念完后,万年按捺着内心的激动,沉声说:
“诸位爱卿,这冀州一战,我军大获全胜,二十万冀州军全军覆没,反贼韩馥已是穷途末路。”
“经此一役,在继幽州之后,冀州也终于也将要平定了。”
“这真是我大汉之幸,天下之幸啊!”
群臣闻言,纷纷跪拜,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
“大将军威武!”
“我大汉万世永昌呐!”
“诸位说的是。”
万年兴致盎然道:
“大将军苏曜,为我大汉立下如此不世之功,朕心甚慰,理当重赏。”
“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议如何封赏大将军,以彰其功绩。”
话音一落,刚刚还热热闹闹的朝堂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百官们面面相觑,都等着其他人发表意见。
原因嘛,其实很简单,自然是头疼啊!
大将军该如何赏
这个问题其实在他出征时,朝堂诸公就已经开始讨论了。
这一次面对的敌人与以往不同,虽不比董贼那般凌虐朝堂,欺君犯上的国贼,但幽冀之地,历来都是朝廷重地。
人口繁盛,经济发达,为九州之冠,其诸侯反叛震动天下。
更别提,苏曜这一次不单单是平幽冀之乱,还有之前复三河之地以及收拾西凉马腾的战功都没来得及封赏。
苏曜此次战功,几乎可说是一举平四州之地,循先例怕是唯有汉初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可比。
更甚者,周亚夫当年还是以太尉职居中指挥,而苏曜却是亲自上阵,斩将夺旗一气呵成,其赫赫战功,远超常规封赏所能涵盖。
毕竟,在大汉朝,封侯拜将就是最高功勋了。
但苏曜已是大将军,站在武人之巅,丞相又是他自己废的,无官可赏。
而爵位,大将军不但早早的就被先帝封了冠军侯,讨董之后加采邑上万,成为了顶级的万户侯。
如今又这般功绩,又还有什么能更显其尊荣
也因此,在苏曜领兵奔赴冀州的时候,三省六部的长官们便频频碰头,商议此事,大家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道,但却总归难以拿出一个令人服众方案。
在这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中,突然百官之中有人大喊一声:
“大将军苏曜功高盖世,远非寻常封爵所能匹配。”
“臣以为,今当仿古制,封大将军为异姓王,裂土封疆,以酬其不世之功!”
“噗——”
“什么!”
“这”
此言一出,可谓是当即引爆朝堂,唰的一下,包括万年在内的所有都惊讶望向那个发言之人,想看看这是谁在语出惊人。
结果众官员左右张望,却不见来人,最后还是太傅喊话,让发言者出列,那人才从队伍最末缓缓走出,跪拜在地,大行一礼。
众人定睛一看,此人竟是个七品小官——户科给事中程忠!
这一下,可把很多人都整不会了。
有那白发的老臣当即斥责:汝七品小官,列朝听政已是皇恩浩荡,怎敢在此妄言,提出这等惊世骇俗之论!”
“异姓封王乃是祸乱之源,你这是要陷我大汉于万劫不复之地吗”
然而,面对来人的驳斥,程忠是毫不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