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快回去吃饭,不能玩了啊。”
“知道啦,小姑。”
“马上回,一会再来。”
“哥哥等我。”
童瑶喊远处的童家孩子。
哪怕是二月初,小河抽干水的情况下。
也会有不少河鲜。
黄鳝和泥鳅就算了,冬季呢,躲进洞里,村里孩子挖不动。
河蚌、田螺、河虾、河蟹这些还能碰碰运气。
六七十年代,有些河鲜村里人都会吃的。
但这两年不同,村民稍微条件好起来。
就不乐意吃河蚌和田螺了,小孩挖到就拿回去喂鸡鸭。
村民们又不舍得放油盐佐料。
河蚌肉炒出来腥味重,肉质跟鞋底子似的,特难吃,村里人不吃这玩意。
田螺一样,不受待见。
但小孩子们不管啊,难得遇见河水抽干,在滩涂边缘看到啥挖啥。
就跟淘宝似的,小孩子最爱拿着小锄头挖。
这条小河,几十年来就抽过一次水。
淡水鱼又大又多,村里人早就分完了。
也就是这次,童翔发现了阴沉木。
村民们没来得及挖泥鳅黄鳝,反而挖起阴沉木了。
今天倒是热闹,全村小孩都来这边淘宝。
“娘,要饭饭。”
“是吃饭,不是要饭。”
“俊俊次饭。”
“吃饭。”
“次。”
“哎,算了,次就次吧,你是自己次,还是娘喂你。”
“寄几。”
杨溪俊捧着碗,走到几位公安面前,一屁股坐下,用木勺吃饭。
吃一口,冲人家公安同志笑一下。
几个公安觉得这孩子挺有意思。
别的孩子见到他们都是一溜烟跑远,不敢上前。
反而是这孩子,胆子大。
殊不知,这是童瑶夫妻俩,睡前灌输不少知识。
杨溪俊从心底就知道公安蜀黍是好人,超级厉害,他喜欢。
吃到一半,小家伙从兜里掏出两块老旧的硬币:
“看,蜀黍,俊俊捡滴,俊俊滴。”
那位年轻公安凑近看了下这两块黄铜钱币,问他:
“能给叔叔拿过来看一下吗。”
“阔以啊。”
小家伙递给公安同志,埋头干饭。
其他公安同志凑近一块看。
“嚯,阿蒋,把背面的淤泥弄干净,看看是哪个朝代的。”
“我去,光绪年的啊。”
“艾玛,这小胖墩的运气,居然挖到光绪年的古币。”
童瑶和杨清桦刚倒完水回来,就听到公安同志的议论声。
童瑶和杨清桦不知道说什么了。
内心只有一个想法了。
我的好大儿真是好公民啊。
捡到宝,第一时间交给公安叔叔,棒,实在是太棒了。
童瑶见儿子吃得挺好,公安们看得挺好。
那她……:
“阿桦,咱们去河滩溜达去,说不定咱们也能捡到一两枚的呢。”
杨清桦拧干手帕,往盆边一搭,兴致勃勃拉着老婆找宝贝。
留下小不点哼哧哼哧干饭,时不时还得看公安手里,属于自己的宝贝。
孩子都有攀比心。
一直关注这边动静的村里孩子,见到公安叔叔拿着童家小表弟捡到的铜币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