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郑森,已经出使蒙古各部回来。
这次出使蒙古各部,长达三个多月之久。郑森先是去了土默特部,找到了被孛尔特打得躲进了大青山的固穆。
在郑森的威逼利诱下,原本打算顽抗到底的固穆,终于放下武器向孛儿索投降,答应拥立孛儿索为蒙古汗王。
而郑森也根据之前王昊的指示,给了固穆一个土默特蒙古总兵的职位。有了这个官职,固穆也就成了王昊手下的官员。
算是有了一道“护身符”。
就算是身为“汗王+蒙古总督”的孛儿索,也不可以随意诛杀固穆,因为固穆同时也是王昊手下的总兵,孛儿索纵然想杀固穆,也得先得到王昊的同意。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在分化孛儿索这个蒙古汗王的权力。因为固穆和孛儿索之间,战争虽然止息,但彼此心中的仇恨,却不是“被迫臣服”就能消除得了的。
表面上和平稳定,但又不是铁板一块的蒙古,才最符合北方军的利益。
然后,固穆与孛儿索合兵一处北伐喀尔喀和布里亚特。郑森也随军北上。在重兵压境下,郑森代表皮王王昊,又先后出使了喀尔喀和布里亚特,并使之一一臣服。
再按此前王昊的计划,郑森也给了喀尔喀的新任首领吉骨特一个喀尔喀总兵;给了布里亚特新任首领托克苏拉一个布里亚特总兵的职务。
至此,蒙古草原上的五大势力,全都臣服于孛儿索,拥之孛儿索为汗王。而与此同时,他们又都拥有皮王王昊给予的总兵官职。
这两种身份的同时存在,既保证了草原上的和平,又防止了他们抱团。从而解除了北方草原对中原的威胁,并使之加入中原王朝,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
郑森在此次出使过程中,表现得有勇有谋,可圈可点,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鉴于对郑森这个人的了解。
王昊直接给了郑森一个礼部侍郎的职务,让他分管教育和办学,也就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部长。
(备注:礼部尚书掌管的内容包括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尚书下设数名侍郎,分而管之。)
……
此时,郑森才23岁。
而且,郑森之前并未参加过明朝的科举,现在却被王昊直接用来负责教育,很多人对此有些不解。
而王昊却正色道:
“郑森德才兼备,且极有气节,堪为天下读书人之楷模。我乾国用人,不唯资历,不唯科举。
本王相信郑森,他必能将教育之事办好。科举取士,只考钦定的五本经学,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至于将来,咱们乾国的人才选拔问题……本王建了这么多的大学在培训人才,又还需要什么科举?”
言下之意。
就是不再搞什么八股文的科举取士,而是改为从那些新式学校中,选拔那些学习过新式教材的优秀学生为官。
如此一来,对东林党人又是致命一击。
因为在此之前,王昊早有规定:禁止东林党人及其子女进入皮王治下的学校读书。
他们要想做官,或者要想子女有机会做官,就得公开宣称脱离东林党,并且献上投名状。
然后,还得进入皮王治下开办的新式学校,去学习先进的知识,经过考核合格,才有做官的机会。
……
建国的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正式建国的时间定在年后的二月十八日。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建国之前之前,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而且,这种事情也不宜太过张扬,基本上是由这些核心成员们在小范围内进行策划和布局。
……
转眼间到了腊月中旬。
天寒地冻,大雪飘飘。
那个方正化又来了。这人一年之中来平壤七八趟,搞得如同将这里当成是他自己的家一样。
见到王昊之后。
便对王昊施了一礼道:“启禀王爷,陛下想见见皇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