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宝知道老兵的意思,那是想上战场,用命搏得功勋,只要杀敌足够多,功勋足够大,就可以脱离奴籍,成为农户,得以分到土地。
冯宝几乎不用多想都知道,自愿从军者只怕都是如此。
不过冯宝无意纠缠于制度方面的问题,那个牵涉面太大、太广,不适合此时此地。于是顺着老兵的话意道:“果然是父子情深啊!只不过,本都督以为,汝之所思,小了些。”
不等老兵及旁人有所反应,冯宝突然大声唤道:“刘愣子,过来!”
“在——在呢!”人群中传来刘愣子的声音。
很快,密集人群出现一些躁动,刘愣子奋力从中挤出,至冯宝面前道:“大都督,某来也。”
“愣子,汝昔年为‘左武卫’军卒,后因功升任‘羽林左卫都尉’,亦可算是军伍之人,本都督问,因何从军?”
刘愣子闻言一怔,看那表情分明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是好。
冯宝见状道:“如实道来即可。”
刘愣子想了一会儿,方才张口道:“昔年从军,只求吃饱饭,杀敌立功,获得赏赐。今虽入‘皇家学堂’,但若朝廷相召,定当披甲执锐,冲锋疆场!”
“何故?”
“为国!为民!为陛下也!”
望着表情严肃,一本正经的刘愣子,冯宝忍不住差点笑出声来。
“为国、为民、为陛下!”这句响亮的口号,其实是“冯府家宴”时,谢岩、冯宝及许恢等人在喝醉酒的情况下,总结并喊了出来的。
冯宝自己都不大记得这事儿了,却想不到刘愣子今天把它用了出来,还别说,挺契合眼下情形。也与冯宝心中想要的答案,颇为接近。
于是,冯宝接过话道:“说得好,刘校丞之忠心,天地可鉴,但凡战事起,本都督定召汝入军中,以全汝之心意。”
“谢大都督。”刘愣子压根分不清冯宝所说之真伪,只能先应承下来再说。
冯宝未再理会刘愣子,而是将目光投向众人,继续道:“相信诸位皆认同刘校丞所言,然,为国、为民、为陛下固然正确,但其中意思甚多,相信有不少人难以明了。本都督无意悉数解答,但却可举一小例。”话到此处,他抬臂伸手一指适才老兵,道:“汝若于战场立下大功,是否回乡置地建屋?”
“那是自然。”老兵想都不想地回答。
“有房、有地、有儿孙,相信二十年后,汝当为村中富户。”
“嘿嘿。”老兵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任谁也明白。
“二十年后,你、你、你……”冯宝用手指了一圈周围老兵,再接着道:“尔等俱老矣!试问,若有异族袭扰,该当如何?”
“自有朝廷大军啊!”有人大声说出众人心声。
“不错,朝廷是有大军,但尔等想过没有,朝廷大军从何而来?为何要奋勇作战?”冯宝跟着道:“二十年后,尔等后人,恐不复骁勇,是以身家性命,全仗朝廷大军,尔等可有想过个中因由?”
“恐怕尔等也想不出来。”冯宝其实根本就没给别人思考机会,而是存心将所有人带入自己的节奏当中,是以大声道:“本都督告诉尔等,原因很简单,即尔等今日之奋勇杀敌,保护了大唐,保护了大唐孩子们,因此,二十年后,孩子们长大了,在大唐朝廷组织下,成立大军,以抵抗外敌!所以,尔等从军,乃为国、为民、为陛下也!莫要忘了,尔等、吾等,皆为‘民’也!”
冯宝这一番话,由浅及深,不论是目不识丁的老兵,还是颇有学识的贺兰敏之等人,皆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为国为民为陛下!大都督,某欲改初衷,自愿从军,还请大都督收留。”一名须发花白的老兵挤出人群,至冯宝身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而道。
“老汉也愿从军,请大都督成全。”
“请大都督成全。”
……
随着愈来愈多的甲兵跪倒在地,请求“从军”,一些原本无意“从军”的甲兵也开始意志动摇起来,无不在心里想着冯宝先前所言……
“今日从军者,一律入我‘水师精锐敢死队’,他日回国,当践行为国、为民、为陛下之誓言,如有违者,吾必诛之!”冯宝适时大声言道。
“为国、为民、为陛下——”众军齐呼,声若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