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重建水师”一事,很有些不同。因此事乃冯宝提议,“督造大船”亦需其操办,所以,无论谁“督领水师”,都绕不过他。而冯宝天性疏懒,且不拘小节,很容易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正因为这个缘故,谢岩还真就仔细考虑过“领水师”人选之事。故李治问及时,直接答道:“‘朝散大夫’贺兰敏之,忠勤王事,可担此任。”
“敏之?”李治极为诧异地脱口念道,紧跟着问道:“为何?”
谢岩道:“陛下,贺兰大夫乃皇亲国戚,忠贞不二;随大军远征万里,立下功勋;况与冯县男年纪相仿,颇有来往,二人合力,定能成事。”
瞬间,李治即明白了谢岩意思,其实简单归纳也就一句话,那就是他们两个人熟。
可仅仅他们因为相互之间熟悉,就能够将此重任交给贺兰敏之吗?谢岩不敢确定李治会不会答应,但是他觉得,怎么着也得试试。
谢岩接触贺兰敏之时日不短,对其也算颇为了解,总地来说,和冯宝很类似,称得上是个“有理想”的纨绔子弟。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两人一起共事过,彼此间真的很熟悉,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那意味着,真要遇上事,他们可以商量解决,不会出现“互相不买账”的情况。
谢岩太了解冯宝了,在他眼里,唐人几乎全是“傻子”,他想做什么,旁人根本没有资格过问。可他又是一个性情中人,只要熟了,被他认可,那么一切好说好商量,实际不难相处。
只不过,作为皇帝而言,哪怕是心里认可,也不会当即表明态度。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治不再询问“人事”方面的话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出海”究竟能够获得多大利益上?其实谢岩自己也不是太清楚,只是知道,在数百年后,西方那些弹丸小国从海洋上攫取了巨大利益,并且开启了殖民时代。
今日,李治好奇地问起,谢岩自然得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向皇帝陛下“普及海洋知识”,尤其还不止一位皇帝,包括未来登基的女皇帝也在场!不论他们两位能够接受多少,至少得让他们明白——海洋的财富,无穷无尽!而海外土地之广阔,远胜于大唐!
谢岩当然不可能说自己为何知道,而是以听闻“海客”所言,在大殿之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从“倭国”银多钱少说起,再到记忆里的“香料群岛”……
从热带海洋岛屿出产的珍贵木材,再到遥远大陆上丰饶的物产……
谢岩以广博的见识,绝佳的口才,向殿里所有人描述了一个令人无比向往的“海外世界”……
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天,也是谢岩一生之中,值得铭记于心的一天!因为,他所说的一切,没两日,即传遍整个朝堂,影响深远!可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当天傍晚,谢岩离开“紫薇宫”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酒馆里随意用了晚膳,期间命吴成执自己拜帖,前往“洛阳周国公府”。在得到明确答复后,这才以“拜见代国夫人”为名,进入国公府内。
谢岩的意思很简单,既然在皇帝面前举荐了贺兰敏之,那么,打个招呼是必要的,若贺兰敏之无意“督领水师”,也好通过武皇后,私下在皇帝那里表明心意。
“大唐水师”并不为朝廷重视,此事贺兰敏之当然知晓,但是有一样好处,一旦出任“水师都督”,则意味着官职提升,而且是实打实的军职,远非一般散官可比。因此,贺兰敏之那是满口应承,当场表示,明日就进宫,向皇帝请命。
“代国夫人”杨氏自然也是极为欣喜,她非常清楚,外孙贺兰敏之若是成为拥有实职军权的高官,对于女儿坐稳“皇后”宝座那可是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老于世故的杨氏同时也知道,谢岩举荐外孙贺兰敏之,多半是有求于己,虽然没有当面提出,但是“邀请前往卫岗乡”一事,极有可能与此有关,所以没作多想即应允了下来。
至此,谢岩在“洛阳”欲办之事几乎全部完成,剩下只有一件事了,即等待皇帝正式颁布旨意,看看到底是谁,出任“水师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