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番话说的有些冠冕堂皇,不过众人都没有点破,毕竟总得为放弃长安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否则大家伙逃跑起来还会有多余的心理负担。n
见无人反对,夏侯儒最后再问一句:“诸君可还有异议?”n
众人或是沉默,或是摇头。夏侯儒朗声说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诸位各自回去准备,将老弱病残和青壮留在城头掩人耳目,寅时一过,率本部精兵带足干粮于北门聚集,咱们趁着凌晨蜀军最困乏的时候一举杀出去。”n
“谨遵都督之令。”郭淮等人齐声领命。n
到得后半夜,寅末卯初之际,夏侯儒、郭淮、颜斐等人总引三千精兵在北门会合,城中百姓只当是正常的兵力调动,并不知道他们要逃,只有几家豪强大姓清楚个中原委。n
然而夏侯儒早已派人向一众大姓打过招呼,他们不仅不敢泄露半点风声,反而还极力配合,不约而同地想尽快把这帮瘟神送走。n
夏侯儒自是晓得这些豪强大姓的德行,心下虽然愤怒无比,但想到以后图谋恢复还要仰仗他们这帮墙头草,遂按下怒火,好言抚慰,说了一些让他们暂时委身于贼、蛰伏待机、反攻之时充当内应的场面话。n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半点惩戒手段,临走之前从各大姓手中强行要走了上千匹战马,使得撤离的三千魏军俱有战马骑乘,大大地提高了突围的成功率。n
“哼,这帮墙头草只吐出这点血,真是便宜他们了。”王端想起自己刚才去各大姓家里领取战马时,一众大姓阴阳怪气、不情不愿的嘴脸,不由得抱怨道。n
一旁的颜斐开解道:“算了,日后王师反攻还须仰仗这些人,我等不便得罪太深。”n
“等以后收复长安,某倒是想看看他们又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王端依旧怒气未消。n
夏侯儒策马行到近处,恰好听到二人交谈,拍了拍王端的肩头,冷笑道:“哼,吾料他们的嘴脸定是和明日恭迎诸葛亮入城时一模一样。”n
颜斐和王端对视一眼,先是一起摇头苦笑,然后异口同声地赞道:“还是都督看得透彻。”n
“唉。”夏侯儒苦笑着摆了摆手,随即正色道:“好了,不说此事,时候差不多了,大家伙准备突围。”n
时过五更,天犹未亮,长安北门突然洞开,三千魏军人衔枚、马裹蹄,悄无声息地撤出城外。此时众汉军仍在熟睡之中,直到夏侯儒等人遁至战场边缘,方被汉军哨骑发现。n
“众军随某冲啊!”n
既已露了行踪,夏侯儒索性不再顾忌响动,带着众军撒开马力朝围困最薄弱的东北角冲杀而去。n
夏侯儒亲自领着亲卫在前面开路,颜斐、王端两个文官列于队伍中部,郭淮则领兵断后。n
众魏兵皆知生机就在眼前,无不奋勇冲杀,汉军猝不及防,拦阻不及,竟被魏军冲开了一条生路。甫一脱困,夏侯儒便领着人马径投冯翊而去。n
赵云得知夏侯儒率大股魏军出逃,吃惊之余一面亲自点起数百骑兵追击,一面派人报于诸葛亮知晓。n
诸葛亮知道后亦对夏侯儒的果断既惊且佩,急忙唤来姜维,命他同样领兵去追,务必要擒杀夏侯儒、郭淮等大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