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光背着双手,望着楼下汽车的灯光,说道:“鑫华,你说咱们行动组是不是该着时来运转了?”
原本一个毫无头绪的刺杀案,竟然在一个小警察的操作下生生盘活了。
虽然闫建波死了,但是崛部隆一的落网也是大功一件,在站长那里也说得过去了。
张鑫华并没有感到高兴,他脸色阴沉地盯着崛部隆一的口供,心中的无名火再次涌上心头。
在临城站的这些年头,他跟不少的军官打过交道。
似乎他们一直都在强调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多么精良,日军士兵训练多么有素,日军军官战术多么的先进,却唯独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作为一名军官,却丝毫没有保密意识,将来给部队带来的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吴剑光拿二十六师开刀的真实打算,他心知肚明。
二十六师的一些部门和单位已经烂透了,必须进行大洗牌。
其他的部队估计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有人说是刘冠军在调查日谍案时发现了站长走私的秘密,从而被灭口。
凡此种种,莫衷一是。
张鑫华思复再三,道:“组长,您对刘冠军了解多少?”
如果刘冠军真的是因为查案子无故身死,那他一定是触碰到了某些大人物的利益。
说什么临城站就是军警宪头上的一把利刃,必须得见血,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现在呢?
除此之外,让他能够一直忍气吞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吴剑光并不是那种一心想着搂钱却不做事的人。
听着张鑫华的讲述,吴剑光的表情凝重起来。
等尸体被发现时候,早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也有人说刘冠军就是日谍安插在临城站的一枚钉子,为了保住临城站的颜面,被暗中执行了家法。
当时,张鑫华听刘冠军说话的口气,案子似乎是有了眉目。
在有足够利益的情况下,吴剑光做事还是很积极的。
至于“候鸟”的案子,则根据特务处本部的要求,流转到了情报组,由胡德胜负责。
人死,证据消失。
他不喜欢吴剑光这种两面三刀的人,但对方是自己的上司,他必须听命。
他之前了解到,刘冠军一行四人乘车夜间赶路查案子,刚好遇到暴雨,司机操作不当,致使汽车冲入暴涨的河水中,车上四人均溺水而死。
吴剑光心中的疑团还没有完全地散开,张鑫华便给他解释了原委。
吴剑光明显一怔,刘冠军是他的前任,也是张鑫华老上司,可是他和刘冠军从未见过面。
甚至还有人大胆猜测,站长跟日谍不清不楚……
基本上附和溺水的死亡特征,可张鑫华总觉得不对劲,他去找站长求证,提出要重新调查,却被无情地拒绝了。
一年前,时任行动组组长刘冠军曾经调查过一宗日谍案,对方的代号叫作“候鸟”,这个案子一直都是由刘冠军亲自负责,即便是作为副手的张鑫华也只是听刘冠军讲过一两句而已。
张鑫华当时就感觉刘冠军的死另有蹊跷,刘冠军出事的那天就是去往二十六师驻地方向的,只不过在半路上就出了事,随着轿车一起落入河里还有唯一的一份调查资料。